中南海烟多少钱(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

前言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你吸不吸烟?”毛主席问郑洞国。郑洞国回答说吸。烟当时就放在茶几上,郑洞国拿出一支正欲点燃,毛主席起身为他擦着了一根火柴,就在那一瞬间,郑洞国感受到共产党与国民党不大一样。

“我不忍心抛弃部属,只有以死报命”

郑洞国出生于1903年,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后来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剿总”副司令,于1948年在长春投诚。

郑洞国担任国民党第一东北“剿总”副司令时,奉命率领10万大军死守东北名城长春。然而当时蒋家王朝已走向全面崩溃,东北败局已定。

尤其在解放军攻克锦州后,一举切断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退往关内的陆上通道,在此情形之下,困守长春的10万守军渴望前程,这迫使郑洞国不得不作出最后时刻的抉择。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就在锦州被攻陷前后,蒋介石曾先后两次空投命令,而且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催促郑洞国率部突围,可长春早已被解放军包围多时,此时只能靠空投物资苟延残喘。

郑洞国对等待救援并不抱希望,曾试图向沈阳突围,可此时的国军部队只有激烈的炮火,并无冲锋的体力。眼看突围已无可能,郑洞国把新七军军长李鸣和第六十军曾泽生等人叫到一起开会。

没多久,曾泽生与解放军取得联系,正式做出率部起义的决定,并派人给郑洞国送去一封信,劝他一起行动,郑洞国则十分顽固地对送信的人说:“请你转告曾军长,他要起义这是他的事,请他自己考虑就好,要我同他一路,我不能干!”

郑洞国虽然一开始不愿意起义投诚,但却并没有把事情做绝。当接应突围的轰炸机发现城东有部队向城外运动,要求立即轰炸时,郑洞国出面进行了劝阻:“算了,他们过去都是自己人,再说现在轰炸早就没有意义了,只不过是让老百姓遭殃罢了,不要轰炸了。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新七军参谋长来到司令部,告诉郑洞国新七军官兵已经决定放下武器。郑洞国对这一消息并不惊讶,但仍然拒绝同他们一起参加。

在黄埔军校的时候,郑洞国与周总理有师生情谊。如今,蒋介石下令郑洞国死守长春,而周总理则在他深陷绝境之时致信一封,在信中对郑洞国陈明形势,晓以大义:

洞国兄鉴:

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远者不论,济南、锦州相继解放,二十万大军全部覆没。王耀武、范汉杰先后被俘,吴化文、曾泽生相继起义,即足证明人民解放军必将取得全国胜利已无疑义。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离背,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曾军长此次举义,已为兄开一为人民立功自赎之门。届此祸福荣辱决于俄顷之际,兄宜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帝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赞成土地改革,加入人民解放军行列,则我敢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将依照中国共产党的宽大政策,不咎既往,欢迎兄部起义,并照曾军长及其所部同等待遇。时机紧迫,顾念旧谊,特电促下决心。望与我前线萧劲光、萧华两将军进行接洽,不使吴化文、曾泽生两将军专美于前也。

周恩来

十月十八日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周总理的这封信件当时是以电报转到前线的,但由于城内战乱,并未及时送到郑洞国手中,他是在长春和平解放之后才得知此事的,事后也由衷感谢老师对他的这份关怀。

在山穷水尽,突围和等待救援均无可能之时,郑洞国开始料理“后事”,他向东北“剿总”做了情况汇报,杜聿明在回电称他已向蒋介石请示接他出去,询问有无降落地点。

对此,郑洞国只有一句话:“来不及了,而且我也不忍心抛弃部属自己离开,只有以死报命。”

就在郑洞国准备“以死报命”之时,门卫卫士冲进屋内死死将他抱住,兵团副参谋长随后赶到,流着泪说:“现在事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请您马上下去主持大计。”说完,几名卫士搀着郑洞国走到了楼下。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一眼望去,一楼大厅已经站满了解放军,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郑洞国的身上。一时间,郑洞国心头被感动、不忍、无奈等多种复杂的情绪充斥着,别无选择的他最终同意放下武器。

当郑洞国放下武器率部出城途中,碰巧遇到了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和政委肖华。当晚,肖劲光和肖华在兵团司令部宴请了郑洞国,吃饭的时候不停往他碗里夹菜,可郑洞国看起来心情沮丧,也不愿意多交流。

酒过三巡之后,郑洞国才沉声说道:“我在国民党里搞了二十几年,现在失败了,当然听凭处置;至于我部下的官兵,如果他们有希望回家的,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回去。”

郑洞国思想顽固,起义投诚之后,他心中始终有个疙瘩,坚持不肯做任何有损“党国”的事情,并在谈话中提出几个要求:他不愿意去广播、登报,也不愿意参加公开宴会,只希望能够解甲归田,安心做个老百姓。

紧接着,肖华委婉地向郑洞国提出建议,询问他是否愿意到解放军的后方哈尔滨去看看,去那里休息,或者学习一段时间。郑洞国表示同意,他也想借这个机会好好看看,共产党的天下究竟是什么样子。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郑洞国始终不解,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能够使共产党在这场角逐中得人心、打胜仗,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心中的这个困惑。

因为是抗日名将,加上郑洞国在关键时刻起义投诚的决定,解放军给予了他特殊的礼遇,安排他到哈尔滨解放区去学习和参观。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郑洞国说:“我那时认识上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老实说,尽管表面上还想保持‘中立’,实际上却已经顽而不固了。”

刚开始住在哈尔滨的时候,除了看报,郑洞国什么书都不想读,也读不进去,等心境好一些后,他内心的困惑越来越多,比如说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国民党为什么会失败?可这些问题是不能在书上找到答案的,于是看书的愿望油然而生,他主动提出要阅读毛主席著作的要求,那部东北版的《毛泽东选集》,郑洞国到后来始终还保存着。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原来我郑洞国被蒋介石耍了”

那段时间,郑洞国阅读了许多毛主席的著作,思想渐渐发生了转变:“原来我郑洞国被老蒋耍了,我走错了路,还差一点掉进深渊,我违背了当年进黄埔的革命初衷,我好糊涂啊!

即便如此,可“一臣不事二主”的封建顽固观念仍然在郑洞国心里根深蒂固,内心矛盾痛苦的他多次自问究竟该何去何从,最终因为心病而导致身体不适。

1950年夏天,中央同意让郑洞国由东北出发去上海治病。途经北京时,周总理在家宴请了郑洞国,郑洞国没有想到,周总理在日理万机之余,竟还记挂着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学生。

郑洞国刚走进客厅,周总理就快步迎上握住了他的手,坦诚而又热情地注视着他说:“欢迎你,我们很久没见了,难得有这个机会啊!”

这次见面,郑洞国像个做错事的小孩,他激动而又愧疚地表示:“总理,我过去几十年忘记了您的教诲,您在长春解放前夕亲自写信给我,我那时虽未收到,可您胸怀广阔,我实在有负您的厚望。”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周总理连忙摆手说道:“过去的事咱们就不提了,你现在不是过来了吗?今后我们都要为人民做点事嘛!”见郑洞国依旧没有明确表态,周总理明白他思想疙瘩还未解开,便又询问起他的身体和家庭状况。

郑洞国精神不振,颓丧着说:“说来惭愧,学生身上一没有教养,二没有别的长处,现在人老了,我打算以后回家种地去!”这时,在一旁作陪的李奇中说:“好哇,你在老师面前也敢称老?”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

周总理听后则说:“洞国,你现在还没有50岁吧,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为人民工作。现在我们国家建设刚刚开始,百废待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等你养好身体,欢迎你随时回来参加工作。”

周总理在话里留足了余地,郑洞国听着不禁热泪盈眶,感慨共产党的胸襟和真诚的待人态度。他开始觉得,自己过去顽固地愚忠于一个早被人民唾弃了的政权,实在是狭隘。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郑洞国向周总理表明,他先回上海养病,病好后一切听从安排。

养病期间,郑洞国被祖国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所触动,准备在春节期间再到北京看看。周总理得知这件事后,很快给郑洞国发了电报,邀他来京。

1952年,郑洞国应邀来到北京参加会议,并再一次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和宴请。经过这次的交流,周总理看到郑洞国思想进步很大,高兴地握住郑洞国的手鼓励他:“洞国,你的思想又有了新的进步,这是值得庆贺的,你年纪比我年轻一些,完全可以多为人民服务嘛!”

这年7月,郑洞国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举家迁到北京,并且在水利部参事的职位上任职。后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郑洞国又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开始参与国家机要工作。

得知这是毛主席亲自提议的,郑洞国心中的激动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他没想到毛主席能这样信任自己,迫切希望能有机会见毛主席一面。从那之后,郑洞国跟着共产党,更加坚定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郑洞国,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1954年,在出任国防委员不久后,郑洞国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突然收到一张金字请帖,打开请帖后,郑洞国整个人都呆住了。毛主席说要在中南海的家中招待他,郑洞国激动的一个晚上没睡着。

因为失眠,郑洞国第二天起床晚了,迟到了几分钟,等他去的时候贺龙和叶剑英等人已经到了,脸上因此有些挂不住。毛主席见到郑洞国后,马上迎了上来,亲切地同他握手。

落座后,毛主席问郑洞国抽不抽烟,郑洞国马上回答说抽,并顺手从茶几上取出了一支香烟。就在这时,毛主席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站起身为郑洞国点燃了香烟。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毛主席的这个举动让郑洞国百感交集,他过去为蒋介石卖命几十年,从未见他对自己的部下做过这些事情,而毛主席作为领袖却是这样的亲切随和,平易近人。佩服之余,郑洞国紧张的情绪一下就不见了。

紧接着,毛主席对郑洞国说:“这下我就放心了,我们总算是坐在一条板凳上说话了,郑洞国,你的名字很响亮嘛!你对人民是有功的。”

见毛主席这样评价自己,郑洞国愣了一下,马上就站起了身子。毛主席挥手招呼他坐下,侃侃而谈起来:“当时要不是你回电蒋介石,曾泽生的六十军将被蒋介石飞机炸为平地啊!你说的对,轰炸是没有意义的,蒋介石太绝情了,是不是?你是抗日名将,我们说话从来都是作数的,只要放下武器,我们一路欢迎,你现在还很年轻,还可以为中国人民做很多工作。”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谈话间,毛主席又询问了郑洞国全家的生活情况,郑洞国一一如实做了回答。得知郑洞国刚刚与妻子离异,毛主席鼓励他说:“人对生活要始终保持一种达观的态度,不能因为一时的波折就灰心丧气,只要一个人进取向上,就不用发愁重新获得个人幸福。”

紧接着,毛主席又亲切地对郑洞国说:“你的家庭生活安排好了,还得为人民做点工作嘛!你今年才51岁,还很年轻哟!”当毛主席准确说出自己的岁数时,郑洞国着实被惊了一跳,他没有想到日理万机的毛主席居然会记得自己多少岁,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谈着谈着,谈话氛围跟着轻松了许多,郑洞国的心病也彻底治愈了,他一时高兴得有些忘了自己的身份,脱口问了一个不是很得体的问题:“你的马列主义为什么学得那么好?”

听罢,毛主席爽朗地笑出了声,回答说:“我也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圣人,我也是在向社会和群众学习的过程中走上革命道路的。我当年在接受马列主义后,就觉得自己是个革命者了,哪知道后来一去煤矿和工人打交道,工人不买账,因为我还是那副‘学生脸’‘先生样’,也不知道怎么做工人的工作,所以工人和我有距离。我考虑了很久才明白,人的思想是发展的,立场也是可以转变的。主要立场转变了,然后自觉地放下架子,拜人民做他的老师,这就灵了,那时学马列主义就容易学好。”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郑洞国心里明白,虽然毛主席没有明说,但他知道毛主席这是在以自己的经历和体会,鼓励自己进一步转变立场,可以说毛主席的这番话影响了郑洞国的后半生,从那以后,他开始更加认真地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上了爱国的革命道路。

多年以后,当和友人说起时,郑洞国即兴赋诗一首:“往事如烟不再留,和风春雨润心头。愿将余生献人民,光明道上跟党走。

晚年的郑洞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大业上,积极联系自己在台湾和国外的故旧,把大陆真实的情况和政策介绍给他们,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增进对大陆的了解。

一直到郑洞国病重住院以后,也没有停止这个工作,他多次会见了来自台湾和海外的昔日同学、同事和部属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54年郑洞国收到金字请帖,赴宴中南海,毛主席:你的名字很响亮嘛

1991年1月27日凌晨,郑洞国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临终前他说:“我现在对国事,对家事都没有遗憾,只可惜没能看到祖国统一。将来国家统一了,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金熙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金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