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真龙多少钱一包(临武)

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东方的神龙,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许多华夏子民,常常以龙的传人自居。

而陌生,是因为龙这一生物,从来不曾与自己的传人见过一面,只流传在中华大地的无数传说中,让龙的真假沾染上无数神秘色彩。

在山陵与江河密布,人文历史悠久的三湘大地上,就存在着由大自然神奇造化出来的“龙”,留下许多传说故事后又消失无踪,却又在当代突然出现,吸引无数人的好奇

这条神奇的“龙”究竟在哪里?它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什么故事,又在当今如何被寻找到呢?来,让我们一同来到湖南这个神奇的地方,细细探寻这其中的奥秘。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霞客游记留踪迹,而今探险又突现

徐霞客,这个名字对于许多现代人而言并不陌生,这位大名鼎鼎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曾经跋山涉水,游览过无数华夏大地的美好山河;也曾弯腰俯身,不畏艰险踏入各类洞穴,欣赏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妙景观。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而在这位旅行家的游历当中,湖南一个洞穴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这个探索过100多个石灰岩洞穴的地理学家,发自内心地感叹这个洞穴的奇观“足压倒众奇矣”。

能让徐霞客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作出高度评价的,正是这个山洞内自然造化出的“”。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明朝崇祯年间,正在湖南游历的徐霞客从当地人的口中探听到一条消息——在临武县内有一条石“龙”,酷爱见识各类奇景的徐霞客,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动心,他很快便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来到藏着石龙的龙洞,并举着火把亲身入内。

在昏暗的洞穴中,徐霞客真真切切地看到,一条白色的石龙潜伏在水池中,身长约十米,身旁还有龙珠与珠盘。从洞穴返回后,徐霞客把这个奇景以一百多字的篇幅记录进自己的游记中,留待后人探寻。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而在徐霞客游历后不到十年时间里,临武县就突然发生过一次地震。在地震中,与龙洞距离最近,对龙洞最为熟悉的一个村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浩大的水潭,名为龙泉潭。

附近的村民见此,纷纷传言是地震伤到了龙脉,“龙”发了怒,发大水把村子毁坏掉。

因此,龙洞附近的村子都给这条“龙”立其祠庙,常年祭拜,以求风调雨顺,而对于龙洞和洞内“龙”的真身,惧怕至极的村民自然不敢去一探究竟。久而久之,龙洞内“龙”的位置和真身,就被人遗忘,埋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些许传说在临武境内流传。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但碰巧的是,这条一度神秘消失的石龙,却在千禧年后再度出现,将自己的容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6年,一名摄影爱好者在临武县内探险石洞时,偶然在昏暗的洞穴内部发现了一条石龙。大感惊奇之下,他仔细地给石龙拍摄了照片,他把拍下的照片发到网上,顿时引起众多网友的惊动,临武石龙的消息很快便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龙洞石龙再次出现的消息,很快就引起官方媒体的注意,他们专门邀请了一位地质专家,组建起一支考察队,专门来到湖南临武来一探石龙的究竟。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专家远赴欲寻踪,乡村杂谈又添谜

满怀期待的考察组组建起来不久后,就搭着飞机来到湖南,在抵达临武县之前,考察组还专门邀请了拍摄出那张石龙照片的摄影者,一方面是想通过他更加详细地了解龙洞石龙的情况,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请他为考察组带带路,方便考察人员的探索。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这位摄影爱好者姓周,年纪轻轻,也很喜欢与人交谈,他一听到考察组的邀请,很爽快就答应了下来,并和考察人员约好,一起在临武县碰面。

先期抵达临武县的考察人员,并没有冒然进入龙洞探秘,他们先在龙洞附近的乡村转悠了一下,想从当地村民里收获一些关于石龙的传闻,期待能有新的发现。

可让考察组的人员意料不及的是,从村民那里收获到的信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在对村民的访问调查中,有村民说龙洞里的石龙有两条,有些村民却说只有一条,有的路人信誓旦旦地告诉考察人员,两条石龙一条黑色,一条白色。但也有路人说,石龙是金黄色的,皮肤有着树皮一般的纹路。

更为离奇的是,还有人告诉考察组,在石龙附近有白色的雾气,而这些弥漫在石洞内的雾气,正是传说中的“龙雾”。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村民纷乱不一的说法让考察组对于石龙的迷惑越来越多,原本以为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石龙,但在村民口中不论数量、颜色还是大小都出入颇大。

这些差异巨大的说法给这次考察之旅添了些许困难,但却也勾起考察人员的好奇心,这些远道而来的考察人员决心要找到石龙,用自己的双手扒开这些谜雾,解开这些许久难解的迷惑。

在短暂的等待后,那位摄影爱好者总算和考察组见了面,在和这位摄影者交流了一番后,考察组对于龙洞内的石龙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石龙究竟为何物,也有了一番猜测。

根据考察组内专家的分析,在神奇的大自然中,龙形的天然造物虽然罕见,但只要尽力去寻找,总能找得到的。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过往,在河北邯郸,也发现过石龙,这些石龙共有10条,它们蜿蜒起伏,最长的一条有394米,最小的也有180多米。

但这些性状逼真的石龙,虽然龙身是自然天成,但龙头却是当地人自然雕刻而成,如果严格一点来看,这些石龙其实是人工造物。

那么,临武龙洞内的石龙,会不会也是人工雕刻而成的呢?亦或是纯粹由自然界中的沙石,在大自然的作用下,经过各种巧合,才得以形成照片中的模样?

满怀着这样的疑问,考察组追随着摄影爱好者和当地向导的脚步,向临武龙洞走去。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忽遇奇洞浮龙雾,洞厅之中疑问起

临武龙洞位于临武县花塘乡的后龙山上,和龙洞名称来源相同,后龙山的“龙”字,也是由石龙而得来的。石龙山上,到处都是茂密的灌木与挺拔的大树,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全不见到有山洞的影子。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考察组又是在白天上山,在烈日的烘烤下,每一个队员都流出热汗,打湿了衣裳,在山内的树林也在太阳的烧烤下散出水汽,让考察组的上山之路又闷热,又潮湿,难受极了。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一路经历这样的磨难,让考察组的队员们大感探寻龙洞奥秘的不易,就在考察组的队员好奇路途有多远时,准备向向导询问时,就见摄影爱好者小周就带着队员七拐八拐,在一颗枝叶伸展如云盖般的大树附近停顿下来。

原本一身热汗的考察组突然感觉到一股冷气,定睛一看,这才发现,原来在绿色植被的遮盖下,有着一个黑幽幽的洞口。小周转身告诉考察组,这个普普通通的洞穴,就是众人期待已久的“龙洞”。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考察组仔细观察了一番,才发现这股冷空气是顺着丝丝白色的雾气从龙洞的洞口飘过来,在黑色的洞穴背景映衬下,仿佛一条悬浮在半空中的白色丝带。

而且雾气还时浓时淡,淡时雾气难以用肉眼察觉,但浓时整个洞口完全被白雾覆盖住,给龙洞增添上了几分神秘色彩。龙洞雾气的奇异变化,好像真的有一头龙藏身在石洞内沉睡,白色的雾气随着“龙”的呼吸时淡时浓,着实令人称奇。

不过,这奇异的雾气并没有挡住考察组的好奇心,组内的专家观察了一小会儿后,就推测这变化莫测的“龙雾”,实际上是洞穴内外两股空气交汇作用下,热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形成细小的水珠,产生出时浓时淡,神秘莫测的龙雾。

而此时正值盛夏,龙洞洞口外极为炎热,洞口内冷爽,内外温差比其他时候更为巨大,因此,这种龙雾现象,也就越发明显。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在解开龙雾形成的谜团后,考察组打着手电筒继续往内走去。首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个高大开阔的洞厅,一些大小不一的石柱就在洞厅内屹立着。

考察组在抵达临武前,就熟读过徐霞客在游记内对龙洞的描写,很快便把眼前的这幅景象,与徐霞客“百柱千门”的描绘联系起来。

可在看到此景后,一个新的疑问又在考察组队员的内心生起:眼前的洞厅虽然有石柱群,但和“百柱千门”的壮阔景象比起来,还是有明显的差距,这个龙洞,到底是不是徐霞客曾经来过、记录过的那个洞穴呢

按下内心的疑惑,考察组一行人继续前行,期盼着能找到石龙,揭开疑问的面纱。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石龙身影终遇见,许久奥秘由此解

就在考察组一路前行之时,组内随行的专家很快就观察到地面的细碎石块。凭借着自己在地质学上的丰富经验,专家很快就回答出方才考察组提出的疑问。

专家认为,在徐霞客游历龙洞后不久,龙洞所在的这片区域,很有可能发生过地震、坍塌等地质灾害,导致洞厅内的石柱纷纷被破坏,数百年前徐霞客曾见过的“百柱千门”,也由此无缘与考察组见面。

在释开内心的疑惑后,考察组带着解开疑惑后的满足感,借着昏暗的灯光,小心翼翼地在龙洞内继续探索。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进入龙洞后不久,复杂的地形与密密麻麻的支洞就让众人晕了头,唯有密密麻麻的蝙蝠盯着考察组。以前来过龙洞,成功见到石龙的摄影爱好者小周,也在这种环境中失去了方向感,只能迷迷糊糊地凭借着自己过去的感觉和记忆,带着考察组寻找石龙。

在探索了20分钟后,考察组来到了一处高大的洞厅,而在洞厅的一角中,有一条石龙。考察组兴奋地围了过去,打着灯细细照看,却发现这条石龙通体白色,但却只有一米长,而且旁边也找不到徐霞客记录中的龙珠和珠盘。

有考察组的组员再凑近一看,发现这条石龙上面竟然有着人工雕刻痕迹,不论怎么看,都和徐霞客笔下的那条石龙不同。

看到这样的发现,一阵失落感在考察组众人的心中升起,大家都有些失落——难道流了这么多汗,走了这么长的山路,最后见到的就是这样一条小小的石龙吗?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就在众人失落之时,摄影爱好者小周的一番话又让大家燃起了信心。小周告诉考察组,当初他拍摄到的并非是这条石龙,那条真正的石龙应该还在别处,只要努力再找,还能找到。

在小周的鼓励下,考察组几个人又有了信心,决定返回到最开始的那个洞厅,对各个支洞进行仔细的探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考察组来到了一个清澈的水潭,而当灯光照射向水潭时,考察组看到一条鳞甲分明,身长约十米的石龙正潜伏在水底。这条石龙粗约半米,颜色微黄,龙鳞和龙身都清晰可见,而在龙身的不远处,就有一颗圆珠状的石球与一个向内凹陷的珠盘。

考察组众人看到这一幕,很快便意识到,这就是徐霞客笔下的那条石龙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形状极为逼真的石龙,极大地引起专家的惊讶,专家特别好奇,这样一条石龙,是如何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呢?

专家坐上随行携带的皮划艇,慢慢划到水潭中间,手里拿着手电筒,细细观察着这条水底“真龙”。

经过仔细的考察后,专家做出初步的推断,推测这条石龙的龙身,其实就是边石坝,不过一般的边石坝,都是呈现梯田状,而这一处的边石坝,却在各种阴阳巧合之下,聚成了弯曲的形状,形成极为逼真的龙身,而石龙旁边的龙珠与珠盘,其实就是石笋

而像石龙和龙珠如此神奇的形状与组合,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极为罕见的。

临武石龙的奥秘,到此总算是完全解开了。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2017-2019年,当地逐渐围绕这一处形象逼真的景观打造了一个旅游景点,并列为当地文化旅游局的规划当中。

2020年,“龙洞”的名声逐渐传开来。龙洞的特殊构造和历史吸引了许多文史专家、地质专家到此考察。而临武龙洞也因为这奇特的石龙而日渐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成为“临武新八景”之一。

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到此,意图一睹石龙的“真颜”。过去在深山中默默无名的石龙,如今也登上了各类旅游网站,将自己的真容呈现与海内外的游客眼前。

2021年,临武县政府更是依托石龙和其他当地景观,专门制定旅游规划,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的热潮也为附近的村子带来新的生机,临武县龙洞近旁的石门村,正借着这股旅游的春风,不断发展起来,临武的龙洞和人,都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结语

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总会造化出无数令世人为之惊叹的奇物,而临武龙洞内的石龙,就是如此。这条形状逼真的石龙,静静卧在龙洞的水池内,吞吐着雾气,见证着几百年前一位明朝游客的来访,也观察着当今游人的到来,聆听着古今无数人对它的赞美与惊叹,。

不过,赞美与惊叹虽多,但对于这条历经无数岁月的石龙来说,这些言语却如同龙洞内的景物一般,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唯一不变的一点,是游人身上凝刻着的华夏子民身份,与那个传承许久的中华民族。

临武的石龙,就这样安静地与华夏民族的历程相伴,共度华夏大地上的辛酸苦难,共品神州大地上的繁华昌盛,直至永远。

临武“石龙”真相始末

参考文献

[1]杨文衡.徐霞客对我国古代岩溶洞穴研究的贡献[J].中国岩溶,1983(02):51-59.

[2]李秉钧,蒋晓斌,龙潮辉. 专家为临武龙文化发展献计献策[N]. 湖南日报.

[3]曹建龙.石门龙洞[J].中国地名,2018(07):66-67.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马楠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楠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