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1911多少钱(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

1952年秋,一个老铁匠千里迢迢从武汉赶到北京,一上北京就向人四处询问毛主席的住处。

人们本以为这只是个“异想天开”的乡下人,却没想到毛主席竟热情接待了他,还让人带着这位老铁匠好好在北京城游玩一趟,临别时还给了这个铁匠一笔不小的钱作“盘缠”。

人们对这位铁匠所受到的待遇感到惊奇,为什么毛主席会待一位铁匠如此之好呢?

随后人们才了解到,原来这位老铁匠竟是毛主席曾经的“拜把子兄弟”!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在人们口中传述开来,原来毛主席早年曾在长沙当过兵,在短短半年的从军生涯中,毛主席和两位士兵结成了深刻的革命友谊,并和这两位士兵结成了兄弟。

其中一位士兵就是来北京找毛主席的铁匠,而另一位士兵,此时正在三樟乡当贫农!

人们不禁感到疑问,毛主席当年为何会与这两位士兵结拜为兄弟呢?在毛主席与两位士兵兄弟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1911年10月22日武昌起义开始说起。

枫林结拜

1911年10月22日,武昌起义爆发后,焦达峰,陈作新等革命党人迅速带兵攻占长沙衙门,湖南宣布独立。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武昌起义爆发

革命军为扩大规模,在长沙悬榜招兵,当时的毛泽东正在湘乡驻省中学学习,他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决定参加革命军拥护革命。

当时有许多向毛泽东这样想要参加革命的有志青年都报名要参加革命军,为此革命军特意建立了学生军来招收这些有志青年,但是毛泽东却并不想参加学生军,因为他感觉在学生军中感受不到真正的革命气氛,所以便想要直接参加正规军。

可根据参军规定,参与正规军必须有人作保,还是个学生的毛泽东并没有人做担保,因此负责招兵的长官不同意毛泽东直接参加正规军,毛泽东便在军营门口同长官理论了起来。

听到争吵声,上士朱其升走出军营观察情况,当时毛泽东与招兵长官正争得面红耳赤,朱其升见毛泽东文质彬彬,一颗想入军的心却赤诚饱满,便打断二人的争论,问毛泽东为什么要加入湖南革命军。

毛泽东把自己投笔从戎,想为革命尽一份力的愿望详细地和朱其升说了一遍,朱其升又问了毛泽东的一些情况,对这位学识渊博,谈吐不凡的学生印象很好。

朱其升出生于1891年的湖南省大冶县朱家村,因家中贫穷,在少年时便进城学习打铁,在新军发布征兵布告时,应征成为了一名列兵,凭借战功,升为了上士。

朱其升领毛泽东进兵营找到副班长彭友胜,希望部队准许毛泽东入军,彭友胜又详细问了毛泽东的情况,当得知毛泽东还是个学生时,便询问毛泽东为何不参加学生军。

毛泽东摇摇头说:“我不喜欢学生军,为更真切实在地进行革命,我想加入正规军。”

朱其升也在尽力为毛泽东说话,彭友胜想到,部队里几乎全是没文化的人,来个有文化的大学生,对未来进行革命活动,也很有帮助,便同朱其升做毛泽东的担保,向上级申请,希望批准毛泽东的入军请求。

经朱其升、彭友胜申请,上级同意毛泽东以列兵身份加入革命军。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和朱其升在军队里十分要好,朱其升在方方面面都会照顾毛泽东,毛泽东参军不久,还端不稳枪,对军队许多事都感到陌生,朱其升耐心向毛泽东讲解各种军事常识,并教他瞄准、射击等军事技能。

在生活方面,朱其升也很照顾毛泽东,他知道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以后,每次部队“打牙祭”,都将自己的肉分一些给他。

夜里,毛泽东睡不安稳,时常踢掉被子,朱其升便将被子小心为毛泽东盖上,防止他受凉。

于是,在朱其升的帮助与指导下,毛泽东进步飞快,在第一次军事考核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彭友胜也十分喜欢这个新兵,自打兵营中来了这么个文化人后,部队的气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毛泽东经常把省下的钱买书订报,将从中学到的知识和战友们分享,他还经常同战友们讲天下时事,向战友们宣扬革命理想。

彭友胜和他的士兵们不识字,毛泽东便教他们读书写字,士兵们的家书,也多请毛泽东代笔。

彭友胜和正班长商量大小决议时,也常常拉上毛泽东一起,毛泽东总能给出中肯的意见或建议,给两位正副班长下决定提供很大帮助。

毛泽东与朱其升,彭友胜在湖南革命军中,就这样建立了深刻的革命友谊。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毛泽东

某天,毛泽东在练习瞄准射击时,枪支的机头卡住了,毛泽东扣不动扳机,正发愁时,听到消息的朱其升跑来,接过机枪,熟练地将机枪拆开,洗过一遍之后,用棉纱擦拭干净,再涂上新煤油,组装回去,就修好了枪。

毛泽东接过组装好的枪,扣扣扳机,比没坏时还好使,毛泽东激动地说:“真有你的!你真是个能手!”

朱其升谦虚地说:“哪能啊,不过是家里穷,学手艺讨生活罢了,哪比得上你们读书人。”

这时候,彭友胜从大营中出来,看到正在聊天的两人,就加入进来,毛泽东夸朱其升手艺好,朱其升夸毛泽东枪法不错,三个人哈哈大笑。

朱其升灵机一动,便提议三人结为兄弟,彭友胜当即就十分赞成,毛泽东与朱其升、彭友胜关系都很好,也同意结为兄弟。

当晚,军营外一片红枫林中,毛泽东、彭友胜、朱其升就在向阳坡上结为兄弟,三人约好要共同奋斗,为革命尽心尽力。

三人结为兄弟后,互相勉励,都为革命事业而努力,毛泽东经常向朱其升、彭友胜讲三民主义、社会主义这些先进的知识,并经常构建社会主义蓝图给他们看,朱其升与彭友胜对社会主义十分向往。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长沙起革命军缴获清军大炮合影

逃避清军

1911年12月,彭友胜的部队受上级调遣,往浏阳方向行军。

彭友胜的部队往东出城,经过一个山坳时,遇到一队清兵,两军发生冲突,就着山体互相射击。

毛泽东与朱其升手拉着手匍匐在一颗松树下的土坳里,耳边尽是枪声,忽然,一颗子弹嗖地向毛泽东飞来,听到响动,朱其升连忙抱着毛泽东滚进一旁的山沟里。

毛泽东与朱其升身形还没落稳,只听砰的一声,土坳旁的小松树被弹片炸断,土坳也被飞起的土石埋住,朱其升冷汗直冒,毛泽东拍着胸口,庆幸捡回一条命。

冲突结束后,部队继续向东,有一次,上级突然下达紧急命令,要求全军急行150余里。

行军途中有一座大山,部队须翻跃大山,赶往目的地,没经历过长途跋涉的毛泽东走到山脚下时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朱其升搀扶着他,一路紧跟部队移动。

天慢慢黯淡下来,部队摸黑行动,跨越山口时,毛泽东实在走不动了,让朱其升抛下自己,赶上部队,朱其升坚决要带毛泽东翻跃大山,便硬推着毛泽东走。

毛泽东与朱其升走到半道,遇见了反身寻找他俩的彭友胜,彭友胜与朱其升搀扶着毛泽东,走到一个叫陈家大土湾的村子前。

三人因为行军太慢的原因,此时已经掉队很远了,短时间内追赶不上,只能原地休息。

天刚蒙蒙亮,三个人准备起身行动时,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零零散散的马蹄声,毛泽东判断是清兵的骑兵,三人便一同躲进了一幢茅草屋内。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武昌起义时的清军军营

大约过了十分钟,敌人占领了村庄,躲在茅草屋中的三人商议,清军迟早会发现起革命军踪迹,如果大肆搜查,会有生命危险。

三人决定立刻转移,彭友胜放哨,毛泽东与朱其升翻过土墙,跨过竹篱笆,躲进一条阴沟里,三个人顺着沟走,在阴沟交汇处,有块沉积沙地,沙地上方开了条石缝,可以探听清军动静,三个人便躲在这里。

等天大亮,清军果然开始搜查,狗叫声与鸡叫声夹杂在一起,还伴有官兵的喝骂声,与村民的惨叫声,惨不忍睹。

见此情景,三人都心生愤怒,彭友胜与朱其升农民出身,对村民们充满同情,毛泽东则暗暗发誓,一定要颠倒这扭曲的世界。

敌军在村庄里闹了三天三夜,毛泽东、彭友胜与朱其升躲在沟里,不敢出来,饿了没东西吃,渴了,不能喝阴沟里的臭水,只能用毛巾蘸一点点,湿润下已经干裂的嘴唇。

清军没搜到人,第四天便撤走了,三人才敢从阴沟里出来,经过这次劫难,毛泽东与彭友胜、朱其升的友谊更加深了。

各自分别

在无数革命者的努力之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发布退位诏书,清政府的残暴统治终于被推翻。

1912年4月,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和议,原本预定的战争取消了,彭友胜等接到命令,部队将短期解散,全军发三个月饷银回家,三个月后再集中。

彭友胜邀请毛泽东、朱其升,以及部队中关系不错的几个士兵,吃了最后一餐,大家在同一支队伍作战已逾半年,如今要分别,都感到依依不舍。

部队解散后,朱其升回乡务农打铁,操起了老本行;彭友胜则继续当兵,为革命事业转战南北;毛泽东则为实现革命理想,前往湖南一师求学,开始了自己光辉的革命历程。

在毛泽东于湖南一师求学的四年间,毛泽东创办了新民学会,向群众传播革命思想,毕业以后,毛泽东在湖南创立了共产主义组织,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此之后,毛泽东又先后出席了两次人大会议,并积极领导工人运动。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湖南一师1918年毕业照,4排右2为毛泽东

1923年6月,毛泽东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次年便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下,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并主编《政治周报》。

此时相距毛泽东与彭友胜、朱其升分别,已过去十多年,彭友胜的军队此时已加入国民革命军,而彭友胜也被任命为少尉排长。

当时正处于北伐战争前夕,为了国家统一的大愿,彭友胜正积极操练兵马,等待命令,随时准备挥师北上。

当时,毛泽东正在广东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宣扬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精神,毛泽东准备在广东讲学。

毛泽东讲学的消息被刊登在报纸上,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彭友胜一看报纸,上面赫然写着“毛君润芝来穗讲学”。

彭友胜看了半天,突然回忆起来,这个毛润芝,不就是当年那个毛泽东吗!

十多年没见故友,彭友胜十分兴奋,他连忙差人备马,一路询问讲习所的位置,七拐八拐,终于找到农民运动讲习所。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毛泽东此时正忙着备课,门卫来报说,有个叫彭友胜的人,想见毛泽东,毛泽东赶忙起身迎接。

故友见面,毛泽东十分激动,二人互相说了十几年来各自的经历,毛泽东为革命事业奔波,彭友胜则为祖国统一事业,征战于南北。

毛泽东同彭友胜相谈甚欢,二人聊到兴处,毛泽东邀请彭友胜和他一起共事,彭友胜觉得自己只会打仗不会别的,担心自己会拖毛泽东的后腿,谢绝了毛泽东的好意。

人各有志,毛泽东也不勉强,夜深人静,两人促膝长谈,毛泽东同彭友胜聊起了军队、农民、工人生活等,一直聊到半夜,毛泽东房间的灯才熄灭。

第二天两人分别,分别之后,毛泽东继续办农民讲学所,彭友胜则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北上。

毛泽东的讲习所办的十分成功,群情涌动,人人渴望国家统一,渴望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时代来临;彭友胜则在不久后参与北伐战争,他冲锋陷阵,战功卓著,被提拔为连长。

可惜,北伐战争未能善始善终,蒋介石与汪精卫决裂,北伐战争宣告失败,在这之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致使日军侵占整个东北三省,使中华民族立于存亡之地。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从右往左依次为:汪精卫、蒋介石

彭友胜对逐渐腐败的国民党非常深感失望,他辞去连长职位,回到老家三樟乡,开始了务农生活。

重逢

直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此时,彭友胜已达65岁高龄,勤恳务农的彭友胜得知毛泽东当选主席的消息后十分兴奋,逢人便说,如今的毛主席,是他当年带过的兵。

1951年春,三樟乡土地改革结束,彭友胜家被划归贫农,政府分给彭友胜土地及农具,彭友胜十分感激颁布扶贫政策的毛主席,打算背着新收的米当谢礼,到北京和毛主席见面感恩。

家里人劝阻彭友胜:毛主席日理万机,怎么会理你这个乡下佬呢?

彭友胜决定不下,便托人写了封信,送到北京,向毛主席传递自己的喜悦与感激之情。

一个月后,邮差交予彭友胜毛主席的回信,信的内容大致写道,毛主席很怀念彭友胜,对彭友胜被划为贫民分到田地感到欣慰,如果生活依然有困难,可持信找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程昱龄同志,程昱龄当能解决彭友胜的问题。

彭友胜十分兴奋,将春播事宜同妻子女儿交代好后,便乘火车前往省会长沙,来到了湖南省政府门口。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湖南省政府

彭友胜根据毛主席信中的指示,来到湖南省政府找程昱龄,程昱龄听说彭友胜是毛主席旧友,还是经历过辛亥革命的老人时,便亲自接待了他,并安排彭友胜住了进长沙招待所。

彭友胜在招待所住了十多天,程昱龄时不时前来探望,在一次探望中,彭友胜对程昱龄讲,自己不好一直在这里吃政府的饭,请求政府能给彭友胜找份工作,自己也想为国家建设尽一份力。

然而,彭友胜年事已高,又没文化,一时间,程昱龄也找不到适合他的工作,程昱龄安慰了彭友胜,并写信让统战部按国家一般工作人员标准,向彭友胜发放每月30块钱的生活补助。

彭友胜回家后继续务农,想到毛主席待自己如此之好,想报答毛主席的恩情,彭友胜家周围栽种着一片上好的茶树,彭友胜与家人便精致了一批上好的谷前茶,邮往北京。

毛主席收到茶后,赞不绝口,回信感谢了彭友胜,从此之后,彭友胜每年都给毛主席寄茶,从不间断。

远在汉口的朱其升,也同彭友胜一般,在开国后给毛主席写了信,朱其升在表达了怀念之余,也写到想去北京见见当年的战友毛主席。

毛主席很快给朱其升回了信,表达久别之情的同时,在信封中附了些钱做朱其升去北京的路费。

1952年秋,朱其升搭乘由汉口往北京的火车,朱其升有点紧张,他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位昔日的“结义兄弟”,看着窗外景色飞驰而过,朱其升焦躁难眠。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毛主席

火车疾驰两日才抵达北京,朱其升一下车便四处打听毛主席的住处,在确认地址之后,朱其升前往了主席的居所,一位约四十岁的军官接待了他,一番询问过后,朱其升被安置在接待处。

朱其升在招待所住了三天,第三天下午,有人来告知朱其升说毛主席要见他,朱其升被带入一座四合院。

朱其升在四合院中等待,不一会儿,走出来一个人,正是当年的战友毛泽东。

得遇故友,二人均喜不自胜,毛泽东同朱其升寒暄了一番后,问起朱其升近年来情况,朱其升在离开队伍后,便回到汉口务农打铁,如此大半辈子过去,世界已然一新,想起过去在军队的种种往事,毛主席与朱其升都唏嘘不已。

毛主席留朱其升住了一个多月,期间每隔几天就来探望他,毛主席向朱其升详细介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让人带朱其升好好游玩一趟。

一个月过去,朱其升觉得自己留在北京太久了,怕耽误毛主席工作,便向毛主席辞行,临行前,毛主席塞给朱其升一笔钱,当做朱其升路费以及生活费用补贴。

1953年初,回到汉口的朱其升用毛主席给他的钱,召集待业的手工艺人们,在汉口建立了“和平油布雨伞厂”,雨伞厂经营有序,很快便实现盈利。

1952年武汉一铁匠去北京找毛主席,还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他是谁

油布雨伞厂

1954年夏末,朱其升带着雨伞厂的照片再次来到北京找毛主席,毛主席称赞朱其升办的雨伞厂“很有社会主义的气魄”。

即将分别时,毛主席说,不要因为自己当了官,老朋友间就断了联系,毛主席嘱咐朱其升一定要多给自己写信,反映基层情况,朱其升含泪答应。

1956年夏,朱其升在汉口去世,1969年冬,彭友胜在三樟村去世。两位老人虽然离去,可他们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友谊,依然为人们传颂。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原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张原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原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