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磁共振多少钱(颈椎病的人)

“医生,我颈椎痛、手麻,都做过颈部的核磁共振检查了,为什么还要做X片检查呢?”

颈椎病的人,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有用吗?不要再瞎折腾了

今天门诊来了一个58岁的阿姨,因为最近颈椎疼痛不适、还伴有手麻,已经完全影响到她的睡眠质量,就来到医院骨科就诊,被要求拍了张颈部的核磁共振,报告显示有C4-C5间盘突出,开了些止痛药回家吃,但是症状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减轻,阿姨又来到医院我科就诊。

我在询问情况后,通过徒手检查评估,发现她颈椎的确不好,疼痛和手麻与颈椎间的关节紊乱有关,要求她拍张颈部的X片,阿姨却很恼火,所以就产生了文章开头的疑问。

虽然核磁共振在最近几年内,被大家熟知,总觉得一些颈肩腰背痛,出现肢体麻木时,可能是椎间盘问题,总喜欢拍核磁共振。

但是,您却不知,核磁对于诊断和治疗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容易误导患者和医生。为了让大家对核磁共振的检查有更多的了解,孔医生和大家分享一些常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谣零零计划#

为什么不建议做核磁共振?

特别是一些颈椎病、腰椎病的患者,我很少主张首选核磁共振的检查!主要原因有以下2点:

1.不能明确问题,不利于精准治疗

大家想一想,在您颈椎病或腰椎病犯时,去到医院二话不说,去拍张核磁共振吧!结果出来后,显示间盘突出,要么开一堆止痛药回去吃,要么来开刀做手术吧!

如此情景,想必许多人都经历过。其实核磁共振显示有间盘突出的患者,大多数人的症状并非与片子吻合,很可能是关节紊乱、增生引发的神经卡压,通过徒手保守治疗就可缓解

简单举个例子:

一个颈椎疼痛不适的患者,右侧肩膀上方紧张、僵硬,肩胛骨内侧缘区域疼痛、大拇指还有麻木感。

颈椎病的人,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有用吗?不要再瞎折腾了

却在不同的医院,被要求拍了2张颈部的核磁共振,结果就一个C3-C4,C5-6椎间盘突出;告知先回去吃止痛药,若是不缓解,回头做关节镜手术。

在吃药不缓解的情况下,再次找到了我,结合病史和查体分析后,要求去拍一张颈部的正侧位X片,结果是这样的:

颈椎病的人,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有用吗?不要再瞎折腾了

通过这张X片分析后,可以明确C5椎体后移,造成C6神经穿行的椎间孔变窄,所以大拇指会麻木、肩胛骨背侧缘区域疼痛;C3椎体向右后移位、右侧呈关闭口,造成C4神经穿行的椎间孔变窄,所以肩膀上方紧张、僵硬。

明确问题后,仅需在C3和C5椎体上做手法,把移位的椎体推回正常的位置,神经卡压的症状就可缓解。

2.减少患者的折腾

照过核磁共振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拍照核磁时,一般都需要提前预约排队,一等可能就是几天,经常会被安排到夜间凌晨,非常不方便。

还有拍张核磁共振,相对X片而言,费用要贵很多,一般都是500-1000左右,而X片的拍照就是几十块;并且在拍照核磁共振过程中,还有很多麻烦事,身体上不能戴有含磁性金属,拍照时间比较长等。

再举一个例子:

一位头晕、耳鸣、偏头痛的22岁女性,整天昏昏沉沉的、眼睛发胀1年多,在多家医院检查治疗,怀疑大脑有问题,进行头颅的核磁共振拍摄不下3次,最终还是没找到病因。

颈椎病的人,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有用吗?不要再瞎折腾了

在来找我就诊时,手中提着几大袋片子,告知我全都检查过了,就是找不到病因所在。在听她描述病史和症状的过程中,得知检查这些片子花了6000多,为了这个毛病折腾了1年多......

查体后,让其拍了张颈部的侧位和张口位X片,分析结果却是这样的:

颈椎病的人,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有用吗?不要再瞎折腾了

该女性的疼痛问题,是颈椎不好引发的,最主要是寰枢关节(第1-2颈椎)错位紊乱的问题,判断是第一颈椎发生了前移上抬的同时向左前旋转。

手法针对第一颈椎调整2次后,症状基本改善。

什么时候选择核磁共振呢?

并不是说核磁共振不好或不选择,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还得利用核磁共振检查。

比如在颈肩腰背痛的患者中,也会遇到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若是疼痛严重,呈持续性的、夜间痛明显、近期体重有明显下降的情况,最好选择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是否有椎体骨转移的情况。

此时,您再选择拍摄X片,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诊、漏诊。

还有在查体过程中,若是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腱反射减弱等问题,也非常有必要拍摄核磁共振,因为关节紊乱很少会引发这样的症状。

总结

总之,不同的辅助检查,对于病人、医生而言,都可以对病情的判断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根据每一个人的病情不同,结合问诊及详细的查体,选择不同的辅助检查

同时,也呼吁各位同行,不要忽视X片的检查,不要认为X片的作用不重要,虽说核磁共振和CT在目前比较盛行,但X片也是一项非常基础以及普遍的检查,尤其是在判断骨骼状态,是否存在关节错位紊乱,椎间隙狭窄及骨质增生等方面,依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况且,X片的检查,耗费时间短、费用低,特别适合颈肩腰腿的患者筛查,特别是现在慢性疼痛的人越来越多,往往多与自身行为习惯、体态姿势相关的问题,一张X片多可以做出判断。

所以,并非核磁共振就是最好的,大家不要被误导!请理性对待!#健康2022#

我是带您学习健康科普知识的孔医生,如果您赞同我的说法,请帮忙点个赞或是点个关注,这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若觉得有用,请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分享是一种美德,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转发!

@头条辟谣@头条健康情报局@头条健康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刘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