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氏国是现在哪里(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

楼兰古国,一个神秘的国度,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其国土大部分位于现在的罗布泊地区。著名科学家彭加木从此地走失再也没有找到,同时这里还出土了著名的“楼兰女尸”让世界震惊,更有瑞典人斯文.赫定将楼兰文物盗掘一空让我们痛心……这里充满了传奇,甚至还是传说中西王母的瑶池圣地,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又是由什么人建立的,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的历史中来寻找答案。

楼兰古国的前世

在我国的史书中,“楼兰”这个词出现最初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其记载道:“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但其实在秦始皇叱咤风云统一六国之时,草原上的霸主匈奴日逐王已经将西域各国打的俯首帖耳,管理西域诸国的匈奴官职叫“僮仆都尉”,从这个官职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匈奴人是将西域各国人当仆人来看待的,可见其地位之低下。

建元三年,有着宏图大志的汉武帝在谋士的建议下,准备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于是派使者张骞遍访西域三十六国,尤其与位于中亚的大月氏结成联盟,欲东西夹击匈奴,张骞此次出使也代表着“丝绸之路”的开通。

由于西域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白龙堆沙漠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故而将“丝绸之路”分割为南北两条通道,而楼兰古国就位于前往两条通道的枢纽之地,因此楼兰既是亚欧文明的交汇之地,更成为汉朝与匈奴人必争之战略要地。

匈奴人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汉朝与西域关系逐渐加深,于是经常与汉朝使者、商队发生一些摩擦。元封二年,楼兰和姑师在匈奴王的授意下,派出部队截杀了汉朝使团,切断了“丝绸之路”,使团幸存者将详情向汉武帝作了报告,汉武帝大怒决定以武力征服这两个国家。

元封三年,汉武帝派赵破奴率数万精兵进入西域。当时号称西域最强国的楼兰不堪一击,被赵破奴的七百轻骑轻松击败,楼兰王也成为阶下之囚,紧接着姑师国也被轻松征服。楼兰王第一次看到汉朝强大的实力,也就心悦诚服地投降了汉朝。

但是楼兰汉朝离得远,可匈奴离得近,这两个庞然大物谁也惹不起,匈奴王只得将长子安归送到匈奴有人质,尉屠耆送到汉朝做了人质。

征和元年,楼兰王去世,本来在汉朝为质子的尉屠耆可任楼兰王之位,但因为其在汉朝为质子期间,多次横行不法,被汉武帝实施了“宫刑”,身有残缺的他自然不能担当楼兰王之位,于是在匈奴为质子的安归回楼兰当了国王。安归继任楼兰国王之后,按照匈奴王的指示疏远汉朝,截杀汉使,逐渐引起汉朝不满。

汉昭帝元凤四年,霍光派出傅介子与几名刺客来到楼兰城,以汉帝向楼兰国王赐金币为由求见安归,然后在欢迎宴会上将其头颅砍下,宣布尉屠耆为楼兰王。安归的首级被送往长安,高悬在未央宫北门,以震慑过往外国使节。

尉屠耆被汉朝大张旗鼓的送往西域,并将一位宫女赐给他做了王后。为了与被杀的楼兰王划清界限,尉屠耆向汉朝上书将楼兰国改名为鄯善国,他同时向汉朝申请派兵在伊顿城屯田,第二年又将楼兰国都城迁往扦泥城,再到后来,汉朝在鄯善国设置了屯田都尉,而鄯善国国都干脆搬到了汉军驻扎的伊顿城。

再到后来,楼兰古国已不存于世,只在零星的史料中出现,如法显西行途径楼兰,那里已经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疑,惟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再到后来,到了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楼兰改名后的鄯善国也被丁零人所灭,此后1500年的中国历史中,再也找不到楼兰的一丝痕迹。

楼兰因何而消亡?

楼兰在南北朝时已经完全销声匿迹,原来曾经水草丰茂的绿洲之地也被流沙湮没,只留下枯死的胡杨林和废弃的遗迹向世人证明着当年的辉煌。

这与汉朝大量屯田有关!

班超出使西域后,其子班勇子承父业,也为大汉守卫着西域边疆。西域虽然金银不少,但对边军来说,更缺乏的却是粮草。于是作为西域长史的班勇派手下大将索励率驻酒泉、敦煌之汉兵来到楼兰屯田,以供汉军军需。

为了屯田,他们在孔雀河下游拦河筑堤,引水开荒,目的就是将楼兰之地打造成汉军在西域的粮食基地。此地确实土地肥沃,适合耕种,仅仅四年便“积粟百万”,西域汉军再也不用受无粮之苦。班勇和索励也因此受到朝廷的褒奖。

但这种屯田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的!由于数千名汉军的驻守,夺林为田,大肆砍伐树木建房,又因贵族大肆兴建“太阳墓”,加上孔雀河被拦使得下游楼兰古城水源逐渐断绝,楼兰古城再也不适合人类居住,只能废弃。

楼兰人离开故城,只能围绕汉军驻扎之地建房造城,这又使得大量树木被砍伐,之前楼兰古城的悲剧再次在罗布泊西岸的新城降临,孔雀河的水流越来越小,逐渐不够生活在这片绿地中人所用。

这个时候有人意识到树木的生态问题,河水资源和绿洲资源成为困扰他们的新问题,于是鄯善国国王下令“砍伐一颗活树者罚马一匹,砍到树苗者罚羊两只。”但是这样的律令只针对楼兰普通百姓,而对楼兰国的贵族以及神职人员,还有汉军是丝毫没有约束力的,于是整个楼兰地区被沙漠吞并的脚步并未停下。

随后,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主流也跟着改了道,向南汇入了塔里木河,整个楼兰地区树木农作物枯死,河道干涸,绿地再也经受不住风沙的侵袭而变成荒漠,楼兰人被迫迁移,楼兰就这样走进了历史的风沙中,再无影踪。

时至如今,罗布泊周围地区还流传着一句俗语:沙漠是干涸了的海,楼兰是沉没了的船。这句话依稀可以看出当年楼兰的风貌。

楼兰人是什么人种,时至今日他们的后裔何在?

我们从1981年发现的“楼兰女尸”中不难看出,该女性是一个高鼻、小脸、金发、长睫毛的女性,这是一个生活在距今3800年的女性,与如今的塔吉克斯坦的女性相像。

后来经过科学论证,在楼兰孔雀河附近发掘出的女尸,从人种学角度看与“帕米尔赛克”人种(地中海类型)、“安德罗诺沃”人种(欧罗巴人种)以及敦煌附近的月氏人接近;但从文字来看,楼兰人用的是中亚人通用的佉卢文为主;从语言来看,他们又用的是印欧语系的吐火罗语。

看到这里,我们不仅产生可一个巨大的疑问,难道欧罗巴人真正乘坐“诺亚方舟”来到楼兰这个地方?

但是一千五百多年过去了,要找到真正的答案已经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将来再有新的史料出土佐证,那现在我们只能依靠推断来判断楼兰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什么民族构成。

依照出土的楼兰女尸衣着打扮来看,与现在位于中亚的塔吉克斯坦的民族打扮类似;结合其所用之佉卢文来看,它又是巴基斯坦、印度白人以及阿富汗等地早期使用的文字;而楼兰人日常所说之吐火罗语也是中亚早期普遍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印欧语系中的一种,印度白人也是使用此语言最广泛的民族之一;再结合楼兰人的长相看,高鼻梁、深眼窝、黄头发是典型的白人特征。种种迹象表明,楼兰人与印度白人应该是同一种族才是。

综上所述,我们再结合印度史料中对白人的认定,他们是俄罗斯乌拉尔山雅利安民族,根据这个结论推断楼兰人更接近雅利安种族。事实上,近几年通过DNA基因测序,得出楼兰女尸的父系是从欧罗巴种族遗传的,更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楼兰人还有后裔吗?

我们先从史料看,可以确定楼兰人是有后裔的。

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鄯善国的太子曾率领四千多族人迁居到了高昌,并归顺了北凉,随后被安置在蒲昌。据说现在吐鲁番盆地的善姓居民都是楼兰人的后裔。

后来高昌被丁零人所灭,楼兰人又有一部分逃到北方的伊吾(新疆哈密)筑城而居,如今的哈密地区拉普乔克古城就是当年所筑之城,现融入维吾尔族。

还有一部分楼兰人一直固守罗布泊地区,逐水而居,一直到解放后1972年这一批楼兰人的纯正后裔才迁到了现在的鄯善县,如今鄯善绿洲中的迪坎村正是楼兰后裔的聚集区。

据说清末还生活在罗布泊的“罗布人”也是楼兰人的后裔,他们傍湖而居,渔猎为生,最后赖以生存的湖泊干涸,不得已才从渔猎转为放牧,他们沿着孔雀河分别迁移到如今的若羌、尉犁、轮台、洛浦等地方,有上万人的规模。

结语

对于楼兰的消失我们万分痛心,在痛心之余也应该感到羞愧,其实在历史中又何止这一个古城消失?精绝古城、米兰古城等不亚于楼兰古城的的历史名城皆湮没在历史中,这并非是战争之过、瘟疫之过,而是我们人类无序地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幸好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对环境的治理,沙漠中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月牙泉有了扩大迹象,塔里木河近些年水量有所增加,这说明我们治理环境还是卓有成效的,这样下去,楼兰古城的悲剧必然不会重演,罗布泊迟早会重新绽放出绿洲光彩,让我们拭目以待,早日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资料:《楼兰古城》、《楼兰——沉睡千年的绿洲神话》、《楼兰之谜》等

大月氏国是现在哪里(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

如今的匈牙利人其实就是匈奴人的后裔,匈牙利人在长相上跟欧洲人还是有所差异的,而且匈牙利的民歌当中有我国陕西,内蒙古的感觉,所以匈奴人是现在的匈牙利人的说法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匈奴在蒙古高原中心建立国家,在受到汉民族的强大军队进攻后,匈奴人投降了汉民族。还有一部分西迁到欧洲组成了欧洲人。

扩展资料:据传华夏族与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其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鄂尔多斯建立国家。匈奴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匈奴国的全盛时期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人。

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建白马寺,为纪念白马驮经之功马寺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处,总面积6万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寺内林木苍劲,殿院幽深,香烟燎绕,充满了宗教的神秘和肃穆。

白马寺初创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正式修建的第一座寺院,是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发展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故历来被佛教界尊称为“释源”和“祖庭”。

据有关佛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夜寝南宫,梦一身高丈六、顶现灵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飞绕殿庭。

第二天早朝,汉明帝说梦。博士傅毅奏道:臣闻西方有神,人称为佛,似陛下梦境。明帝听罢,信以为真。于是,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佛求法。

蔡音等于公元65年,告别帝都,踏上西天取经的万里险途。当他们历尽艰辛行至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至中亚一带)时,巧遇天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并看到了高僧携带的佛经和释迦牟尼白毡像。蔡音等恳请高僧赴东土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高僧随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达洛阳。汉明帝大喜,礼待高僧,并安排他们暂住鸿胪寺(汉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

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僧院,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命名“白马寺”。“寺”字源于天竺僧暂住的鸿胪寺。后来,“寺”便成为中国寺院的统称。

阿富汗在元朝称呼花剌子模。十二世纪中叶,赫拉特与加兹尼之间的古尔山区兴起了古尔王朝,很快就据有阿富汗全境,后又灭加兹尼王朝,占波斯、印度各一部,1215年左右古尔王朝被兴起于河中的花剌子模王朝所灭。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人灭亡,以后阿富汗相继为蒙古汗国、伊尔汗国以及附属于蒙古人的一些小政权统治,突厥人帖木尔兴起后又归其统治。

1、张 仪:bai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政du治活动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张仪的连zhi横战略增强了秦的dao力量,加快了中国的统一进程。

2、张 良:西汉谋臣。(公元前?-公元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省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在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汗,直达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在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后来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4、张 角:东汉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组织发动的农民战争给汉政权以沉重的打击。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5、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省南乐人,唐初开国功臣张公谨之孙,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于历象、阴阳、五行之学。为避武则天之侄武三思,而出家做和尚,法号一行。唐玄宗即位,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气象、地震的调查统计工作,支持“浑天说”。后人只知其善算法,他算法方面的书籍早已散佚,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6、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 謇:江苏南通人,清代著名实业家和政治活动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开创了士林一代新风。

二、简介拓展:

1、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

2、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2019年1月,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张姓人口总数达到了0.954亿,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

3、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阳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刘阳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刘阳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