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醇多少钱一盒(从2020年起)

作者|宁镜诚

从2020年起,我们决定攒钱

1965年7月26日,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约见李宗仁夫妇,双方相谈甚欢。

一个话题刚结束,毛泽东突然问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道:“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么?”

程思远一脸茫然,尴尬地摇了摇头。

毛泽东回过身,意味深长地说:

“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实践论的角度来说,从理论到实践,再用实践中得出的规律去修缮之前的理论,如此循环往复,人自然会得到长足进步。

在这期间,“总结”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0年对于我们来说,注定是刻骨铭心的一年。

受肺炎疫情影响,直到2月末,好多互联网大厂才陆续开工,不少公司都是3月份才开始正式网上办公。

宅在家的两个月,每天清晨醒来看疫情的发展态势已经成为习惯,那段时间,几乎全国都在默默祈福,希望我们能扛过这段至暗时光。

从1月到刚刚过去的6月,我梳理了自己半年来的进步和迷惘,今天分享在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不妨俗一点,先谈钱吧。

以笔者为例,复工前,我宅在家两个月,期间没有任何工资收入。为了舒缓内心的巨大压力,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昨天晚上整理的提纲敲成文字,然后满怀希望地希望它开花结果。

最好是金花银果。

从胃里传来的饥饿感被内化成赚钱的动力,我承认,自己笔下的文章有时候确实沾满了铜臭。

但只能埋头继续写,直到肩膀开始发酸,眼睛也有些力不从心,才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楼下空无一人的街道,发会儿呆。

这次几乎是全民宅在家的“盛会”,勾起了大家对缺衣少食的恐惧。无忧无虑,已经不用担心后半辈子吃啥的阶层,毕竟在少数。

这个世界永远符合“二八定律”。

没有收入,一个人会陷入焦虑,一群人会陷入恐惧,没钱的恐惧。

于是,“如何攒钱”成了大家热聊的话题,“如何不依靠外卖活下去”也一度冲上热搜,我们都成了“厨师”和“理发师”,仿佛一夜之间,人们掌握了所有生活必备技能。

网络,成了我们宣泄内心焦虑的工具,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突然慢下来后,很多人都跌入了焦虑的怪圈。

猛然之间我们才发现,躺在支付宝里的积蓄才是我们今晚得以安然入睡的保障。

那时我周围活得最惬意的,是楼下的便利店老板娘。

因为小区禁止人员随意出入,所以一楼的小超市成了人们出门的唯一理由。

起初,小超市里的鸡蛋和面粉等生活必需品被人抢购一空,后来大家的目光又延伸到所有“能吃”的食物:便携式小火锅、方便面、蛋黄派,甚至是锅巴都陆续卖断了货。

货架上空空如也,老板娘的钱包鼓鼓囊囊。

渐渐地,货架上食物的价签不翼而飞,东西值多少钱,全凭老板娘一张嘴。碰到上年纪的,可能还问问价格,很多小年轻买完东西,问一句“多少钱”,然后头也不抬,扫码付款走人。

那天恰逢我在店里买菜,碰到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一个小姑娘,买了一盒百醇。

结账时,老板娘扫了一眼计算器说“8块”,话音未落,对面的那位年轻妈妈不干了,“昨天来你家买还是6块,一天涨两块钱?”

老板娘的眼神有些闪躲,她抬头瞥了一眼对方,又迅速躲开,扭过身去,试探性地向里屋问了一句“百醇多少钱一盒?”

一个模糊不清的声音传来,老板娘回过身,冲着母女俩一笑:“算你6块吧,这几天东西老涨价,记不住。”

小姑娘手里紧攥着百醇,好像生怕妈妈会从她手里夺走一般。妈妈看了一眼小女孩,没有多说,结了账。

看着顾客离去的背影,老板娘轻轻地呼了一口气,看了眼计算器,转身进了里屋。

钱是人活下去的保障,但绝不是控制人行为的唯一要素。

那一刻,我仿佛瞬间明白了老人们说,这个社会为什么人情越来越淡薄。

当人们张嘴闭嘴谈的都是钱,脑子里灌的都是金子,哪儿来的情?



再谈谈身体。

宅在家的两个月,和朋友视频仿佛成了每周的必修课,大家往往一聊就能聊3、4个小时。

我注意到,有不少人在家仍然坚持锻炼,包括俯卧撑和举哑铃。所以他们看上去精神状态也还算不错,但是有几个朋友明显胖了。

想想也是,每日三餐有人按时做好,手里的事情都暂时停摆,促使自己做事的,就只剩内心的自我驱动力。

待在电脑屏幕前太久,整个人仿佛都会变得油腻。当然,这并不排除辐射的影响。

善待自己的首要前提就是,善待自己的身体,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这东西说起来容易,但其实很多人做不到。

有人说,这个社会对于人,尤其是男人的压力,主要来自经济方面。所以,相对地,锻炼身体好像就成了少数人才有的“奢侈品”。

很多人下班回家,饥肠辘辘,不点上一顿丰富的外卖,亦或是出门撸串,仿佛就是亏待了自己。

这其实是一个思想转变的问题,取决于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身边一个同事,坚持长跑已经3年,去年刚跑了一个全马,虽然成绩一般,但是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确实没得说。

他说,自己上学那阵儿也很胖,在偶然之间接触了跑步,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坚持了下来。

去参加同学聚会,他的初中同学都纷纷询问:“你是不是整容了?”

我向来是鼓励身边的人跑步的,尤其是长跑。

上学那阵,我最头疼的就是1000M。刚上大学后,坚持了两年长跑,每周最少跑3次,一次30分钟打底,期末测1000M的时候,甩了第二名半圈……

跑步不仅会提升我们的整体气质,精力也会变得充沛,皮肤状态也会更好,在此不多赘述。

之前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从他淡淡的,带有哀伤的文字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健康体魄对于常人的重要性。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没有时间,而是缺乏锻炼身体的意识。

只有当身体出了问题,才是大多数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的时刻。

这是人的通病。



最后,谈一谈写作吧。

这件事改变了我许多,它背后不仅代表着坚持,更意味着自己一路的成长从此有了痕迹。

我会在写作中逐渐认识自己,逐渐静下来,看清文字上倒映着的,我的影子。

人的一生,其实都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唯一的区别在于,我们采取的认知方式不同。

脑子里突然闪过这半年读过的书和看过的电影,放在文章末尾,和大家一起分享:

《射雕英雄传》、《故事新编》、《矛盾论》、《实践论》、《我与地坛》、《月亮与六便士》、《追风筝的人》、《杀死一只知更鸟》、《古文观止》、《史记》。

电影/电视剧向大家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教父》、《闻香识女人》、《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海上钢琴师》、《心灵捕手》、《小丑》、《喜剧之王》、《无名之辈》、《天道》、《恰同学少年》、《这个杀手不太冷》。

做一个安静的,有力量的人,这是我对自己的期许,也是对你们的祝福。

一一END一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高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楠”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