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噱甲16支多少钱一盒(5分钟搞懂滑稽戏)

滑稽戏的简介

滑稽戏是上海一带的地方戏剧剧种之一,现主要流行于上海及其周边吴语地区。 多以上海话作为表现语言,同时大量模仿吴语太湖片方言,偶尔也有对北方话、粤语等其他方言的模仿。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滑稽戏的起源

滑稽戏是在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南部、浙江等许多地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1957年至1965年期间,南京市滑稽剧团常沿长江中上游各埠及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演出。苏州市滑稽剧团足迹也遍及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河南等省市。

滑稽戏的形成与发展同文明戏(新剧)、独脚戏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文明戏又称通俗话剧或方言话剧,它是由“新剧”(又称爱美剧)分化出来的。文明戏中角色有滑稽一行,与小生、悲旦、泼旦、老生合称为“四庭柱一正梁”。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滑稽戏刚从文明戏派生出来之时,其表演艺术及脚色分行一仍文明戏体例,仅是改由大滑稽行的演员领衔,剧中安排较多笑料。后独脚戏与文明戏合流,形成了一个有说有唱着重于制造笑料的特殊戏剧表演艺术。苏州的滑稽戏在其形成的前期,全以对白为主,绝少唱的插入,后来剧中唱的成分逐步增加。张幻尔反对“硬滑稽”,主张,‘肉里噱”,事事在情理之中,又处处出意料之外,才引起观众哄堂大笑。他追求笑料的幽默隽永,使观众看后,时隔多日还要发笑,这是苏州滑稽戏一贯的风格。

滑稽戏的表演艺术

滑稽戏孕育于文明戏,其行当划分亦按文明戏旧例,有滑稽、老生、小生、旦、老旦,而以滑稽为主。由于其表演身段动作保持生活的原有形态,略加夸张,故在角色分行中,将生活中性格大体相同的人物归为一类,使之定型化,由此而产生风骚旦、悲旦、言论小生、言论老生、阴险小生、马褂滑稽、马甲滑稽等。此外,由于某些演员个人表演风格不同,而产生所谓冷面滑稽、呆派滑稽等派别。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老生中的"言论正生"原为剧中核心角色,故称"四庭柱一正梁"之"正梁"。1930以后,滑稽戏逐步兴盛,滑稽上升为主行,反成为"正梁",直沿袭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

滑稽分"马褂"、"马夹(甲)"二种:

马褂滑稽演穿长袍马褂角色,这类角色要求幽默、风趣,说、噱、逗、唱俱佳。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马夹滑稽统称"小滑稽",演书僮、仆人、忤作、掌礼、亻堂倌、杂耍等,以及非袍子马褂角色,这类角色要求造型奇特,动作夸张,能唱各种曲调,善讲各地方言。尤其早期演幕表戏,须有即兴创造的本领,起到烘托剧情、陪衬主要人物的作用,如《钱笃笤求雨》的吴县知县(小苏州),在"军师府"教礼节一场,钱笃笤的笑料全靠他衬托而得。

1946年后,由于演现代戏和洋装戏,冲破了马褂、马夹滑稽之别,有些戏都由马夹滑稽担任。如《三毛学生意》的三毛,《七十二家房客》的三六九等。

滑稽演员的看家戏和特色,即所谓"冷面滑稽"、"呆派滑稽"、"幽默滑稽"、"潮流滑稽"、"时代滑稽"、"孩儿滑稽"、"能派滑稽"、"歌唱滑稽"、"北方滑稽"、"老牌滑稽"。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滑稽老生在戏中占重要位置,扮演角色范围很广,要求生活丰富,知识面广,唱做俱佳,幽默风趣。

滑稽小生演诙谐又憨直、愚蠢又滑头的角色。如《半斤八两》的赵小毛,《钱笃笤求雨》的汪宣,《王老虎抢亲》的王老虎等,这类戏讲究外形动作夸张,擅用各地方言和各种唱腔。滑稽小生还兼娃娃生,演各类儿童。

滑稽老旦又称徐娘旦,扮演各种风趣诙谐和丑陋泼辣的妇女,如《钱笃笤求雨》的许四娘,《三毛学生意》的老板娘,《珍珠塔》的方朵花等。有时男演员也可反串。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滑稽花旦演聪明活泼、玲珑乖巧的人物,如《杨乃武与小白菜》的葛三姑等。要求口龄清晰、手眼灵活、能做善唱。亦可兼演娃娃生。

五十年代中期以后,滑稽戏以演现代戏为主,讲究喜剧结构,突出人物性格,要求演员能演各类角色,固有的滑稽戏行当已突破。

与话剧表演相同,滑稽戏的舞台动作没有程式规范,但一些著名演员又大多各有特殊的、常用的形体动作,以至成为他们整个表演风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滑稽戏的代表曲目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类,是解放初期,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的。移植的地方戏剧目,有《苏州二公差》(即《炼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幸福》、《西望长安》等;

5分钟搞懂滑稽戏,有人说滑稽戏不滑稽了,我看未必!

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万无一失》(即《天罗地网》)等。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的如《活菩萨》一剧,连演连满一年零九个月,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新创作的剧目。如《样样管》、《不夜的村庄》、《满园春色》、《性命交关》、《一千零一天》等。1981年9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滑稽戏的《阿q正传》被列为上海纪念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马悦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马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