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嗓子喉片多少钱一盒(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说起江佩珍是谁,你不一定知道。但说起金嗓子,你一定不会陌生,这个小绿盒里药味浓郁的金色糖果,几乎是家喻户晓。江佩珍就是金嗓子的创始人,也是金嗓子集团的掌权者。这个如今慈眉善目的老奶奶,曾经凭借一己之力,创立了金嗓子,并用超越时代的大胆营销将金嗓子做成了国民品牌,不可不谓女强人。

在她的带领下,2015年,金嗓子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了国民品牌中较早上市的一批。可仅仅过去了六年,金嗓子就被迫下市了。“掌门人”江佩珍,也从繁花似锦的优秀企业家成了人人喊打的“老赖”。

其中发生了什么?曾经的江佩珍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救了金嗓子的原生工厂两次,谁会想到,金嗓子面临的第三次危机,会来源于这位“掌门人”呢?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逆风翻盘,从经营低下到营收一个亿

1959年,江佩珍母亲去世,贫寒的家境不足以供养她和年幼的弟妹继续上学。那一年她才13岁。在生活拮据,几乎难以维持的情况下。江佩珍只能大着胆子出去找工作。

可因为年纪尚小,她不知道吃了多少闭门羹。最后,她来到了广西柳州市糖果二厂,在门口犹豫许久,才鼓起勇气进了大门,询问要不要招工。

适逢国家正严正打击企业雇用童工的时候,江佩珍依旧被拒绝了。可她不放弃,反复恳求,最后厂里领导看她实在可怜,便顶着风险将她留了下来。谁都想不到,领导一时心软留下的小孩,会在未来将救糖厂于危难之中,且起死回生。

江佩珍留下来了,成了一名包糖工人。她没有因为年纪小而拖生产线车间的后腿,反而因为年纪小,肯吃苦,动作灵活,她的工作总是超额完成,并且多次获得生产标兵的称号。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年纪轻轻的江佩珍,从包糖工人做起,一步一步做上了组长,班长,车间主任。后来,江佩珍因为工作成果优异,被推举成了副厂长,那一年她也才18岁而已,却已经隐隐有了后来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的企业家气魄了。

33岁那年,她当上了厂长。二十年前,她从糖厂开始维持生计。二十年后的今天,江佩珍将要带领糖厂,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初当厂长,江佩珍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经济的不乐观,糖厂目前虽然目前销售不差,但隐藏得危机已经有了苗头。于是江佩珍大着胆子,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首先,江佩珍抗下压力,将糖厂与政府的联营关系彻底脱离。她清楚地意识到联营关系的被动,她说:“我们不想再依靠它,要自己找饭吃,不然的话,我们生产产品,东西却归别人卖,钱也归别人收,而厂里需要钱时却没有主动权。”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她想要营利,想要掌握主动权,只能放弃这份看似是保障的限制。如果说之前的糖厂,工人们看中的是它的旱涝保收,江佩珍此举,无疑是砸碎了员工的铁饭碗。

但很快,江佩珍的明智之举得到了明显的反馈。不是“大锅饭”制度了,员工多劳多得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了。没有资金的后顾之忧,她一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生产线,提高了技术水平。

八十年代,其他糖厂因为各种原因每况愈下的时候,在她的带领下,糖厂巅峰时期的营收将近一个亿,10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当时她只想维持好糖厂原本的样子,但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糖厂危在旦夕,她不得不绝境求生,带领全体员工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两遇贵人,亲手砸厂,砸出一条转型之路

这样的风光并未维持太久。1992年,在全国各地的糖厂进入了激烈竞争,原材料涨价,各种冒牌货层出不穷的时候,江佩珍的糖厂也不能独善其身,进入了举步维艰的艰难时刻。

就在江佩珍被眼前的境况打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有幸遇到了刚好在柳州视察的领导人,领导人给她指明了一个新方向--走科技路线,做高科技产品。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这句话打破了江佩珍将传统糖厂维持下去的桎梏。江佩珍开始积极奔走,寻求科技救厂的方法。在辗转走遍了上海多所高校没有收获后,1993年,江佩珍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

江佩珍13岁进厂,文化程度只是聊胜于无。面对28位教授,她表现出了真诚的谦逊和诚意,希望能够在这个学校拜师学艺,实现自己的目标。

当时的江佩珍已经是个不小的企业家。她的诚恳和大胆,打动了现场一位教授,他就是未来的“金嗓子”之父--王耀发。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他当时有个课题正是研制一个专治慢性咽喉炎的配方。

通过王耀发去糖厂的实地考察,他意外的发现江佩珍的产品里其中有一款润喉糖,竟然含有中草药成分,结合自己的课题,王耀发萌发了将药做成糖的想法。

江佩珍听了王耀发的阐述,深以为然。出于对江佩珍的佩服和好感,王耀发将自己的药方无偿送给了江佩珍,很快,“金嗓子喉片”横空出世,一炮而红。用糖治病,江佩珍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因为王耀发的无偿,江佩珍也投桃报李,将王耀发的头像印在了包装盒上,让每个人都记住这位教授的无私。虽然很多年后,这份无私的真心,也毁在了江佩珍后期的一步步失误里。拿到了药方,药和糖毕竟不一样。江佩珍拿出了当时改革糖厂时候的魄力,大刀阔斧,破釜沉舟。

她率领所有员工一起动手,砸烂了所有的制糖机器,并且拿出了全部家当,加上员工的集体集资,一个月里凑齐了启动新厂的资金。金嗓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起了雏形。

尝到营销的甜头,骗出企业丑闻

“金嗓子”一经问世就火遍全国,是因为“糖药一体”,在江佩珍的大力研发下,金嗓子效果显著,更是因为江佩珍看到了广告的重要性。

“金嗓子”量产后,刚刚开始营利,江佩珍就一掷千金,花费了500万在央视循环做广告。在营销上的大胆付出,也获得了成倍的收益,仅仅两年,“金嗓子”的销售额突破了一个亿。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优质的产品,适当的广告,这样的成果喜闻乐见。但成果来得太轻易,就容易本末倒置。逐渐地,尝到了营销甜头的江佩珍,忘记初心了。江佩珍开始迷信营销,甚至用上了并不光彩的手段。

2003年,足球巨星罗纳尔多来中国。面对罗纳尔多的声名赫赫,江佩珍动了请他代言的心思。可罗纳尔多的代言费动辄千万起,这个时候的“金嗓子”是远远承担不了这个价格的。

江佩珍只能另辟蹊径,她装作自己是球迷,花30万美元请罗纳尔多吃了一顿饭。饭后,邀请他穿上有金嗓子字样的衣服拍了几张照,并做了几个经典的踢球动作。罗纳尔多虽然觉得奇怪,却也都照做了,并反复叮嘱不能作为商用。

江佩珍当时满口答应,但转身就把这些照片视频合成了广告,投放央视。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于是就有了80后90后人尽皆知的广告,罗纳尔多拿着金嗓子,笑得满口白牙。可笑的是没有人想得到这个广告,竟然是“骗”来的。甚至罗纳尔多本人,也是在四年后才知道。他一气之下将“金嗓子”告上了法庭。

可那只广告在这些年里带来的收益,使“金嗓子”早就不能和之前同日而语,此时的“金嗓子”已经是行业里的龙头老大,财大气粗,不怕赔钱。

而罗纳尔多因为跨国,维权困难,最后也只能死了。这支不光彩的广告给金嗓子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一举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产品,即便是赔钱,也是不痛不痒的结果,江佩珍并未放在心上。

企业不诚信是大忌,江佩珍为了站稳脚跟,无疑出了下下策,丢了一波口碑。如果此时的她能见好就收,也不会把自己的多年经营带的每况愈下了。

“金嗓子”上市,痛失初心,老总变老赖

2015年,“金嗓子”在香港上市。上市那天,董事长江佩珍亲自敲响了代表红火的铜锣,一时间风光无限。也是这一年,从未换过包装的“金嗓子”,撤下了王耀发教授的头像,换成了江佩珍的。

曾经江佩珍说,把王耀发教授的头像印在包装上,是要大家记住他,记住恩人,也表明大家要尊重知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态度。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曾经一度她也是这样做的,每一次厂庆,王耀发教授都会去柳州,接受工人们诚挚的感恩。王耀发眼里靠人品打动他的江佩珍,是什么时候一步步变了呢?江佩珍解释说,为了巩固市场地位和形象,避免潜在利益纠纷的风险。不知道此时风光正好的她 ,是否还记得自己说的感恩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态度。

可上市以后的“金嗓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顺利和风光。因为突然换包装,自毁品牌形象,市面上出现了消费者不能确定是否正品,直接放弃产品的情况。又因为骗罗纳尔多的代言,“金嗓子”一度被质疑失信。随即骗代言的风波还未平息,“金嗓子”又陷入了更大的诚信危机。

2016年,“金嗓子”推出了一款同类型的清喉利咽的草本饮料。尝到了营销甜头的江佩珍,与星空华文合作,在大红的综艺节目《盖世英雄》、《蒙面歌王第2季》投放广告。广告投放了,却没有获得明显的收益,江佩珍不满意,拒绝支付原本谈好的价钱。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这让星空华文很恼怒,将“金嗓子”告上了法庭。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江佩珍玩了一招空手套白狼。等到告上法庭,才知道在此之前江佩珍就做了法人变更,如今的法人代表,是她的儿子。

作为一个名声在外的企业家,江佩珍这一招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但最后,法院依旧判了江佩珍支付星空传媒5167万元广告费。

因为江佩珍的拒绝执行,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她本人也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名单,成了别人口中的“老赖”。

江佩珍个人信誉问题破产的同时,“金嗓子”的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从2015年到2020年,六年间“金嗓子”的净利润几乎没有增长,营收还从2015年的7.07亿元下滑为6.47亿元。

还一度流传出了“增长乏力”的传言。使巅峰时期股价达到8港元的股票价值直线下跌。上市不仅没有给“金嗓子”带来前两次危机后的开朗局面,反而使集团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况。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用心在偏门上,忽视了立身之本

在“金嗓子”陷入举步维艰的局面的时候,同类型的药品正火速地吞噬着原本“金嗓子”的市场份额。像是西瓜霜,清喉利咽颗粒等,在“金嗓子”后劲乏力的时候,大步跃进。如今,市面上“金嗓子”的地位早就不复曾经的荣光。

曾经江佩珍将糖厂一步步带出绝境,如今也是她将“金嗓子”的路一步步走得狭窄,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因为迷信营销,忽视了研发。

早期的江佩珍无疑是安心做产品的人。从她自断后路寻求转型,孤注一掷做药厂就可以看出来。而九十年代在营销上获得的利益,让她逐渐忘记了初心。罗纳尔多的广告,给她打开了市场,却在无形中,把她带入了一个死胡同。


从传奇女老板到老赖:上市6年,金嗓子为何行至退市边缘?

在后续几年,“金嗓子”投入在广告上的资金难以想象,可在产品的研发上,几乎是止步不前。

2015年,金嗓子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6500万元用于研发。仅此一个报告,就再没有反馈。根据历年的报告,不难发现,这个能上市的公司,销售额90%都来源于一个产品--王耀发的金嗓子喉片。

过度依赖一个产品,不研发,不改进,成了“金嗓子”最大的危机。而上市以后,除了那款恶评如潮的饮料,再没有任何新品出现。

这对公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如今,“金嗓子”宣布退市,仅仅六年。只能说一切都有迹可寻。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何悦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悦”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