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烟多少钱一包(洋画儿)

洋画儿 您拍过吗?

拍洋画儿

王者、吃鸡、刷抖音”,这是如今孩子间最火的游戏,但遥想小时候,别说手机,连电话都少见。

过去没有电子娱乐,孩子们想要玩多半是在外面疯跑。现在家长都是催着孩子出去透透气,“别老整天抱着手机、电脑、ipad!”过去都是家长去胡同大街上抓人,“几点了还不回家?”

当时的男孩子玩的都是弹球、拍洋画儿、拍三角儿,女孩子们多是玩跳皮筋、抓羊拐、跳房子……要是这几样您都玩过,那真是暴露年龄了。

洋画儿 您拍过吗?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拍洋画儿,三两个人,带上洋画儿,胳膊抡得虎虎生风,一玩就是大半天,小手拍得红了肿了,还觉得意犹未尽,非要把对方手里最厉害的洋画儿赢过来不可。

一群男孩儿里,谁最有发言权,不是看成绩,也不看穿着,看得是谁手里的洋画儿

那时候的男孩儿,要是兜里没揣着一沓洋画儿,出门都没有的底气。


洋画儿 烟商的促销手段

所谓洋画儿,和洋火、洋油、洋灰、洋布这样的名字一样,诞生在中国工业极度落后的近代,都是舶来品

一张16开的纸上,印着精美的图案,排列规整,方便用剪刀整齐地剪开。每张大小略微大过火柴盒,内容上则是多种多样,如戏曲人物历史故事名胜古迹花鸟鱼虫成语谚语等,并且还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热点有所变化。

洋画儿 您拍过吗?

1981年,《北京艺术》杂志创刊号中夹带赠送的岳飞传人物谱洋画儿。


洋画儿 您拍过吗?

哪吒闹海和变形金刚的洋画儿

准确来说,洋画儿应该叫洋烟画,因为最早的洋画儿是买洋烟附送的,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最早人们都是抽旱烟,清末开始有了卷烟,因为是从国外引入的,所以也叫洋烟。洋烟并不是从国外进口的,而是外国公司在本地建厂加工,当时京城流行的洋烟有“老刀”“大前门”“哈德门”“大英”“三炮台”等等。

洋画儿 您拍过吗?

为了吸引消费者,这些香烟不仅包装精美,还附送精美画片。这些画片有的是厂商专门请画家,用重彩或油彩画的,有的是摄影大师的作品,印刷极为精美,极富艺术感。

如果能集齐若干枚规定的图案,就可以免费领取一包香烟。后来买小浣熊方便面送三国英雄卡也是同样的套路,“一招鲜,吃遍天”,这招确实好用。

当时的“丁字”牌香烟就出过《水浒》人物,108张为一套。要想集齐108张,至少得有108盒烟,毕竟,每一盒里开出不一样的人物的概率太低了,而且每个水浒英雄出现的概率也是不一样的。

洋画儿 您拍过吗?

50年代洋画儿《水浒传人物》

但是,偏偏越难淘换的东西越招人,于是便出现了交易洋画儿的集市,据传过去西单路口东南角,就曾有过一个,是收藏洋画儿的人们自发形成的。

每天下午两三点钟,玩洋画儿的主儿便各自携带着放洋画儿的册子,凑到一块儿互换,一张紧缺的能换好几张“大路货”。此外也有买卖洋画儿的。

如今这些洋画儿大多是收藏品,但在过去孩子们的眼中,能集满一套固然厉害,但通过游戏赢得别人的洋画儿这个过程却是更为欢乐的,这就是拍洋画儿


拍洋画儿 高手都是一力降十会

拍洋画儿的场地一般在宽阔的胡同里或者台阶上,砖石地表面平滑易于玩耍。一般是2-3个人,划拳决定拍的先后顺序。

拍的时候,手掌平身并拢,微微内扣,然后用力猛拍地面,靠手掌内侧露出的小口冲出的气流让洋画儿翻转。

洋画儿 您拍过吗?

既然是游戏,自然是有各种技巧的,比如:拍,扇,吸。兵者,诡道也。为给对方制造难度,有人在不同角度折洋画儿,延长对战时间,争取优势。有人则是需要借助风力,一阵风可以逆转战局,改变胜负。

总而言之,对阵过程中的战术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以最终将洋画儿翻过来为目标。

但也有句话叫“一力降十会”,真正的高手都是寂寞的,他们一般力气较大,能够一扇结束战斗,让输的人心服口服。

洋画儿 您拍过吗?

一场结束后,赢家拿走洋画儿,输家再拿出一张继续对阵。直到一方输不起了,几方鸣金收兵,拍拍膝盖、裤管、胳膊肘以及手掌上的尘土,清点自己手中的洋画儿,心里默默盘算着今天的收获。

胜者自然满意而归,败者更多的还是回去重整旗鼓,想着今天哪里没有发挥好,下次一定要赢过对方。

洋画儿 您拍过吗?

多少年过去了,如今洋画儿已经很少见了,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也早已升级换代,很少有人再低头猫腰,为了几张洋画儿,在地上厮杀了。


洋画儿更多地还是成为了收藏品。大家翻看洋画儿,就好像回到了童年,回到了一个个为了洋画儿激战的午后。其实洋画儿带给我们的,不过是最原始也最纯粹的快乐。




您小时候都是怎么拍洋画的?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刘一达,洋画儿,北京纪事

洋画儿 您拍过吗?

洋画儿 您拍过吗?

老北京胡同里的门联越来越少了

洋画儿 您拍过吗?

西单堂子胡同 是怎么从花街柳巷变成城中闹市的?

洋画儿 您拍过吗?

西单和二龙坑中间的大木仓 王爷府变教育部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传统文化联盟”了解)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阳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何阳林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阳林”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