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象牙手镯价格(象牙祭天祀神灵)

朱文灿 朱 帆

2016年2月8日,农历猴年大年初一。古蜀国大祭祀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举行,身着古人衣服,手持法器的祭师表演队伍,带着祭品在三星堆祭祀台祭祀。三星堆大门紧闭,金鼓齐鸣,数个“魑巫”身着五颜六色,手持各种道具蹦跳而出。神圣的音乐中,大祭司主持之下,高诵 “三星熠耀,横亘千古;先祖明德,佑我天府.....”120多名身着古蜀祭祀服饰的三星堆“祭司”,携上百只古蜀国瑞兽——大象的装饰品,上演三星堆古蜀大祭祀,拉开了三星堆博物馆猴年新春活动。祭祀按照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等祭祀礼仪,穿插具有三星堆特色的读祭文、祭天地、献贡酒、挂福袋等仪式,向游客重现古蜀国祭祀典礼,使游客真实地感受古蜀人庄严神圣的祭祀活动。

象牙祭天祀神灵

图(1)古蜀文化大象托人兽鸟身

1986年,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出土象牙13根,均经火烧过,部分象臼齿经鉴定属亚洲象。象牙主要分布在坑的中部一线,有的象牙插在铜人头像的倒三角形颈内。二号祭祀坑出土象牙67根,长度80—100厘米左右。这批象牙堆积在祭祀坑的上层,大象门齿纵横交错地迭压在一起,明显地有被烧焦的痕迹。其中一根长112厘米,基部直径13.8厘米。由于象牙在掩埋前曾被焚烧,加之埋藏时间久远,象牙的齿质遭破坏,出土后失水较快,多数已酥松碎裂,原有的色泽已不复存在。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多种哺乳动物的牙齿和骨骼,面积约104平方米。其中可以确切鉴别出种类的有11种,包括亚洲象、犀牛、豪猪、猪獾等。考古学家经过估算,其中獠牙和鹿角来自至少1500头野猪和1000头鹿。发掘了约有1000多根、重达数吨的象牙。它们有的层层堆积,深埋于地下,迄今保存完好,仍呈现出细腻滑润的光泽。从断面观察,象牙共分8层平行堆放。数以吨计的象牙,最长的一根长达1.85米,这不仅远远超过了同时期中原地区出土的商周王朝象牙,在世界范围内,一个遗址出土这么多象牙,到目前为止也是绝无仅有的。它对研究古代西南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信仰习俗.工艺美术,无疑均有巨大的帮助。

一、 大象为古蜀人心中的瑞兽灵物

我们知道,汉字“象”的本义是兽名,即大象。殷墟的甲骨文里的“象”商代人眼中,象的长鼻子和粗象牙是它的主要特征,这在今天的“象”字中还能看个大概。河南的简称“豫”,就是说一个人手牵着一头大象。据史籍记载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经常有“获象”的记载,最多一次捕获了250头野生象。 “获象”的地点是中原。商王不仅自己驯养大象,甚至将富余的大象送给邻国。例如《甲骨文合集》8984的记载,雀国是否向商王进贡大象。第4611片记载,进贡的大象送到了。第3291的记载,将一些大象赠送给仓侯,让他带回去。32954片记载,商王到大象饲养基地去视察。第4616片记载,占卜求问大象是否会遭灾。对于商代人驯象,后世的古籍也多有记载。例如《吕氏春秋·古乐》曾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周公相叛乱。很显然,直到商朝灭亡,中原地区仍有大量野象存在人面鸟身像,另一个是高卷的象鼻顶着一人头。《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中山经》写道:“岷山,江水出焉……

其兽多犀,象,多夔牛。”巴浦之象,巴蛇食象,岷山多象,此皆为古代四川产象之证。《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昭王在长江中游,与吴王阖庐的人马作战失利,在逃避吴国军队追击时,曾将火炬系于象尾,使部下“执燧象以奔吴师”,得以脱险。这说明楚国驯养有大象,危急时候才能驭象作战。一直到春秋战国时代,长江流域仍有大象生存。在广汉三星堆二号坑,出土了一件仅存上半身的青铜立人。此器高40.2厘米,器身的规模小于大铜立人。这个立人头戴的冠帽形式复杂,主要特征为:冠顶两侧一对长大的兽耳耸立,中间有一末端卷曲的装饰物,冠两侧有兽眼。兽口朝前,略呈圆角长方形。

象牙祭天祀神灵

图(2)古蜀文化玉犀牛

从侧面看,此器头部明显就是一副向前昂升的象头。三星堆出土的兽首冠青铜人像,该冠中间顶端的卷曲状装饰物,活脱是卷曲象鼻的写照。并结合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象牙的现象,推测此冠应为象头冠。冠前方的空槽,应该是安装象牙用的。

青铜纵目人面像,鼻梁上方高竖的卷云纹装饰,也使人油然联想到卷曲的象鼻,是一种充满了想像力的象征表现手法。说明古蜀先民对大象的形态十分熟悉,应是古蜀大地产象的见证 。此外,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大量象牙祭品。可见,古蜀人确实曾经有过一个大量使用象牙的时期。从时间上来看,大致是公元前1200年—600年左右。

四川东部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墓葬出土的象牙质耳饰、臂饰、项饰等,比较丰富,有的人佩戴象牙手镯,有的人头部枕着一支大象牙。大溪文化中晚期的年代为公元前3990±260——3380±145年。1959年冬春,四川彭县竹瓦街出土的殷周窖藏青铜器中,兽面纹巷肩部的夔纹饰的夔鼻上另加有一条小象。1980年2月,彭县竹瓦公社再次发现殷周窖藏青铜器。内有兽面饰象头铜罍2件,双耳为长鼻形立体象头:双耳中间亦饰立体象头。

象牙祭天祀神灵

图(3)站在高台上的象冠玉立人

在成都考古发掘的西周时期的兽面象首纹铜罍,器身的肩部、腹部之间装饰有两个立体的长鼻象头把手,两耳之间和一面腹下各铸一立体象首。民间收藏的几件圆雕玉器,大象背上镌刻古蜀文字,坐有古蜀人。古蜀玉象尊,四肢粗壮,长鼻高卷,纹饰华丽,工艺精美,形态极为逼真,是古蜀先民对大象形态的真实摹写。古蜀人喜欢将象牙与玉璋一起用于大型祭祀活动。因为象是自然界中体形庞大,猛悍聪明,很有灵性的陆生哺乳动物。加之象牙具有类似于美玉一般的质感洁白细腻的色泽,因而便成为古蜀人心目中的瑞兽灵物。

二、象牙产地的不同看法

有一些学者倾向于象牙来自印度,其旁证是,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诸如货贝、虎斑纹贝等海贝,这些海贝被认为来自今天的印度洋海域,大象也生息在南亚一带,因而,象牙同样是舶来品。他们认为,古蜀国的象牙用量很多,本地产象量较少。缺口从哪里来呢?由此推测,古蜀国有一部分象牙是来自与古印度之间的贸易,古印度的象神崇拜可能就是随着这个过程向东向北传播,并被古蜀人所接受,被古蜀人改造成自己崇拜的神祇中的一员。文明之间交流,必有地理通道。据季羡林先生研究,中印之间的古代通道有五条,即南海道、西域道、西藏道、缅甸道、蜀身毒道、安南道。这五条道路形成最早的当数蜀身毒道。据《史记·西南夷传》记载,公元前122年张骞从西域归来,向汉武帝禀报了他在阿富汗北部的奇特发现:“居大夏时见蜀布、卭竹杖,问所从来,曰东南身毒(今印度)国。”由此张骞得知,由蜀西南取道身毒可通大夏(阿富汗)。汉武帝听后,决心打通从西南到大夏的通道。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命其以蜀郡、踺为郡(治所在宜宾西南)为据点,派遣四路秘密使者,分头探索通往身毒的道路。但是,都遭到西南少数民族的阻拦未获成功。文的不行,汉武帝就举兵攻打西南夷。当地少数民族为垄断贸易通道,拼死抵抗,历经十余年,仅打通了从成都到洱海地区的道路,官方使者未能超过大理至保山一带,只能通过各部族、印度作中介与大夏商人间接贸易。

后来研究确定,蜀身毒道是从成都出发,经邛崃、西昌、大理、保山、德宏到缅甸密支那,再北上到印度的阿萨姆邦,也可能从密支那继续南下到缅甸南部,再沿海岸北上到印度北部。在汉武帝时代,就已经是很成熟的通道了。学者推测,古印度象神崇拜风俗传入古蜀,应该是通过蜀身毒道完成的。因为蜀身毒道经过的地区在古代是大象的分布区,沿路的古代民族或族群往往也有崇拜大象的风俗。这种文化环境,为古印度象神崇拜传播到古蜀提供了条件。按照这些学者的观点,也许,三四千年前,一些异域商队通过南方丝绸之路频频奔往成都平原,带来了诸如象牙、海贝等富有西亚、中亚特色的货物,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用这些象牙和海贝交换古蜀国著名的蜀锦、蜀布。

有学者认为,象牙是蜀地所产。现代象有两种,即亚洲象和非洲象。亚洲象,仅雄象有象牙,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及我国云南等地。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地下出土的象牙资料不断积累,人们惊奇地发现史前以及先秦时期,亚洲象在中国大陆上曾经广泛存在。

象牙祭天祀神灵

图(4)古蜀文化站在高台上的象冠玉立人

1935年,梁思永主持河南安阳殷墟王陵东区1400号大墓的发掘工作。在这座墓地附近,发一个象坑,埋着一头成年象和一名大象饲养者。1936年,德日进和杨钟健先生,对殷墟哺乳动物群中一枚下臼齿进行研究,证明属于亚洲象。1978年,在殷墟王陵西区东南发掘的祭祀坑M35中,又发现了一具幼年大象的骸骨。在此骸骨上,还戴着一个铜铃。幼象身高1.6米,身长2米,门齿尚未长出。经专家鉴定,属于亚洲象。以上资料说明,殷商末期,中国大陆由南向北,从东到西,都有亚洲象的分布,广袤的中国大陆也是亚洲象的产地。再说《山海经》的记载,认为成都平原本来就有象:“西南有巴国,又有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 在《山海经·中山经》有这样的记载: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多夔牛。这说明,古蜀国当年不仅有大象,而且数量众多。

古蜀时期有大量湿地,适宜鸟兽和大型动物生存,这里很可能是亚洲象群重要栖息之地。故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象牙,极可能就是本地所产。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地层中,多有象骨的遗存,甚至连北京地区也有人工饲养象的遗骸。可见野象的分布与象的饲养,比现代纬度高得多。除了西周早期有一个很短的寒冷期以外,其它阶段大多温暖湿润,黄河流域接近现代南方气候。

气象学家竺可桢曾经介绍,殷墟地区的大象是本土所产,而不是从南方地区引进。因为当时殷墟地区的气候为热带或亚热带,完全适合大象的生长。《汉书》记载:西汉“元狩二年,南越献驯象”。而在三国时期,也发生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根据文献记载和环境考古材料发现, 3000年以前的成都平原,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3℃,气候湿润温暖,土壤肥沃,林木茂盛,河流纵横、湖泊众多。

象牙祭天祀神灵

图(5)象鼻托人头站人双手捧象牙

考古人员在金沙遗址发现了藻类、蕨类、祼子、被子植物的遗存,局部低洼处的湿地生长着大量喜湿的蕨类植物。此外,古河道里还清理出了珍贵乌木,体量巨大,说明远古时代成都平原有着良好生态环境。而在金沙古河道之外,居然还发现了象的臼齿和麂骨等,以及两个较为完整的大象的下颌骨等遗存。这说明这些动物很可能是在当地被屠杀。古蜀时期大象曾是古蜀先民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而且人与象之间有着非常亲和的关系。 金沙遗址大量象牙的来源,除了善于猎取象牙这种人为因素的可能性,也有由于是严重的洪灾或其他不可抗衡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四川盆地境内象群的大量死亡,使古蜀族因此而获取了数量庞大的象牙的可能。如《蜀王本纪》所说,“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自然灾害不仅对古蜀先民造成了危害,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古蜀古时代四川盆地境内大象等动物的栖息和生存。

三, 古蜀人把象牙作为艺术品原料

因为象的门牙质地细腻密致,适于雕刻,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象牙作为上等的手工艺品的原料。象牙制品价同金玉,被视为宝物。故《左传》云“象有齿以焚(偾)其身,贿也。据《左传》记载,隐公五年,鲁国臧僖伯谏鲁隐公如棠观鱼,曰:“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此中的“牙齿,即象牙。《周礼》卷六《天官冢宰下•内府》云:“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贾公彦疏:“齿,谓若象牙之类。”古代的制度,就是把象牙这类“良货贿”用于制造良兵良器。

不管古蜀象牙是成都平原所出,还是从南亚、西亚舶来的,大象的主要用途用有两个:彪悍的大象用于战争。大象死后,象牙则用于工艺品或祭祀。大象死后,象牙往往成为古人的艺术品原料和祭祀礼器。例如:解放前,安阳殷墟出土了数以十计的象骨牙、肢、牙肢骨及脊椎骨,其中有雕镂精致的象牙礼器和卜用象骨。1976年,在安阳小屯村西北发掘的妇好墓随葬品中有象牙雕刻品3件,皆一整块象牙雕成。其中象牙杯2件,带流筒形器1件。均是雕刻精细,花纹繁缛,极其少见的艺术品。三星堆出土的部分象牙器残片上,雕刻有兽面纹和云雷纹等纹饰。象牙珠为中间有穿孔的长鼓形和算珠形。这些发现说明,古蜀先民有使用象牙制作礼仪用器或佩饰用品的习俗。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速雕象牙筒,都可视为古代精美的牙雕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003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尊玉雕象和一些象骨。由此可以推测,中原商朝人看见过象,所以才能根据象的原貌,制造出玉雕象艺术品。把象牙作为艺术品原料的古人很多,金沙人的方式是把象牙切成一块一块的薄片,似乎并没有进行再加工。相比较后世那些丰满圆润的牙雕,这些象牙“像素” 不佳,却带着古蜀人最大的真诚,可以窥知最真实的历史。

象牙祭天祀神灵

图(6)民间收藏古蜀站人双手捧象牙

2017年5月,成都青白江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三星村遗址进行了文物勘探,考古人员在距今3800年至3700年之间的房址、灰坑以及墓葬中。发现了象牙手镯、装饰用的象牙头帘、象牙发簪以及穿孔牌状器等象牙器20多件。说明古蜀人同样有使用象牙制作礼仪用器或佩饰用品的习俗。需要说明的是,在当时,能够用象牙器,是一种权利和身份的象征。相比之下,古蜀时期的象牙制品发现的数量很少,更多的则是未经加工的大量象牙,说明古蜀人更喜欢直接将象牙用在祭祀活动之中。

四, 象牙具有巫术作用

象是一种猛悍聪明的动物,很具灵性。古蜀时代的战场和宗教祭祀紧密相关,各种“兵阴阳”知识的广泛流行。古人认为,战象的獠牙能够杀死神,象骨头能通阴阳,那么杀死敌人,就更是轻而易举了。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一书记载,明朝末年,李定国驱群象攻肇庆,兵败,群象为敌方所获。“有两大象,一不跪一不食死,馀象流涕终日。蕃帅叱之,一象愤怒奋起,将甘心焉,几不能制,乃悉送之入都。”正因为象具有这些不寻常的特征,所以自古以来世界各地都流行崇拜大象,有一些不敢随便杀象和使用象牙。对象的崇拜,还表现在利用象牙的神通,来驱邪杀怪、消除灾难,用于祭祀、祈祷、等神圣场合。在金沙遗址祭祀区中的1号区域,发现的象牙祭祀遗存形状最规整、埋藏文物最集中。坑内上层全部堆积象牙,从断面观察,象牙多达8层。是什么重大的祭祀,需要这么多的象牙?奇怪的是,金沙遗址早期的祭祀坑中发现数以吨计的象牙,而在后期的祭祀坑中却只发现两根残缺的亚洲象门齿。考古学家猜测,恐怖的洪水是金沙人的梦魇。

象牙祭天祀神灵

图(7)古蜀文化犀牛背幼龙

中国古代方术家所传殴杀水神之法,也是一种利用象牙魔力杀怪的巫术。据《周礼•秋官•壶涿氏》记载:“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殴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槔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周礼》记载了用象牙的魔力杀水神的巫术,其实这和巫术应用的范围可能远比现有文献记载广泛。据古籍记载,“罔象”并非“水神”的专名,而是许多精怪的共名。《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一书指出:“一言以蔽之:山精、水精、圹精、木石之精、新故丘墓之精……皆得名罔两或罔象,罔两写为蜩蛹、魍魉、罔浪、罔阆、或方良,罔象写为无伤,也都可以”。因此,同样的用象牙殴杀水神之法,也可以用来殴杀山精、圹精、木石之精、新故丘墓之精等形形色色的精怪。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墓葬里人头部枕着的大象牙,大概就具有殴杀圹精的巫术作用。《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述,古代的巫师认为,象牙有一种魔力,“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枯午贯象齿而沉之,则其神死,渊为陵”。牡枯是什么?就是大象牙,两者交叉成十字形,把它沉入水中,就能够镇杀洪水中的妖魔精怪,甚至能使水神所居的深渊变为高地。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金沙人储备这么多象牙,其实是用于祈祷。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不同阶段使用象牙数量存在不同,比如在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850年左右,象牙被大量使用;在公元前850年至公元前650年,象牙使用数量骤减。专家们认为古蜀人可能在祭祀结束之后,将象牙埋在了祭祀区。下次祭祀的时候又在此继续掩埋,循环往复。而用于祭祀的物品除了象牙,还有掩埋在下方的金、铜、玉等器物。在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玉璋上,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一个侧跪的人肩扛着一根弯曲的象牙。这是个高冠直鼻、方耳方颐、椭圆形眼的古蜀人,是古蜀国的巫师,还是尊贵的古蜀王?在民间收藏的古蜀玉器上面,雕刻了几个相同的图案,是一个呈跪姿、脸上带有面具的人,肩上扛着一根一头粗大,一头尖尖,稍微弯曲、完整的象牙献给神灵。至此,我们不禁要问,金沙遗址的象牙为什么会出现在古河流的边上?会不会跟水有关系呢?考古发现,成都平原很多古河流,洪水经常泛滥,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古蜀先民的治理办法,一个开渠疏通,引导。第二个办法是巫术活动,祭祀河神。可见在古蜀时代的人们看来,象牙是一种神奇之物,充满了超自然力量的功效,也是沟通祖先和神灵的法宝。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俊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丁俊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俊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