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多少钱一条(1953年)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1927年,怀着对革命前途深深的忧虑,34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黄鹤楼,他触景生情,写下一首名篇《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这首诗是在大革命失败前夕,他心情迷茫所做。当时,没有人知道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人知道,中国的希望在哪里。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的“北伐”仍在继续,并且陆续打败了孙传芳、吴佩孚两大北洋军阀,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新军阀与旧军阀的混战罢了。

连年的天灾与人祸,加上战乱频仍,使得当时的人们生活非常悲惨,甚至出现了所谓的“路倒”。

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五岁,而根据后来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估算,仅仅在1920-1921这一年间,就有一千多万人死于旱灾和大饥荒,三千万人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打响,日寇的残暴行径,让原本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第一次意识到亡国灭种的危机就在眼前,在巨大的民族危机面前,国内各派暂时合作,团结抗战。

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有言:“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在张将军的心中,他看不到抗战胜利的希望,他能做的,是用他的生命唤起民众的爱国心,血荐轩辕,等待黎明的到来。

(一)人民的力量

中国的老百姓在日寇的铁蹄下,苦苦挣扎,他们不仅要面对外敌,还要面对许多意外。

1938年,蒋介石为了防止日军进攻武汉,命令部下开挖花园口,引黄河水形成黄泛区,阻挡日军进攻。最后,日军绕路攻占武汉。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对于花园口决堤之事,有人认为是迫不得已之举,是非成败我们在这里不做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蒋介石并没有把人民放在心上,几十万人的生命,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可以牺牲的筹码。

如果世上真的存在历史老人的话,那么这位老人的心中,应该有一杆秤。中国人民的心中,也有一杆秤,他们或许文化水平不高,或许不能懂得多么高深的道理,但这些年里,中国是什么样子,他们心里最清楚。

与蒋介石不同,毛泽东对人民的力量充满敬畏。早在抗战之初,毛泽东就指出:“不要人民群众参加的,单纯政府片面抗战是一定要失败的”因此,在他的指示下,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成为老百姓的“自家人”使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到抗日战争结束时,解放区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一亿(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是四亿,这相当于把四分之一的人民从日寇的欺凌下解放出来)。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而抗战胜利后的蒋介石,为了争取美国援助,和美国之间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实际上相当于对美国签下了一纸卖身契,这里仅举一例:

1946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于这一条约,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顾维钧直言不讳地宣称,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全部领土、全部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

蒋介石依靠这些“卖身契”换来了美国的军援,用美国的军援,去攻打自己的国民。理所应当的,蒋介石失败了。

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的支持,仅仅用了四年时间,把他的“蒋家王朝”打得七零八落。对于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没有想到,曾经遍地狼烟的神州大地,会迎来和平的降临,这片土地。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心声。

(二)无奈的妥协

中央机关进驻北平之初,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特务活动十分猖獗,相关部门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把他安排到中南海居住,理由是中南海便于布置保卫工作,对此,他虽然颇有意见,却也只能接受。

后来,他曾不止一次的对身边的警卫人员说:“你们总想着把我和群众隔开”还说:“坏人想搞我搞不了,人民是不会搞我的。”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高高的红墙隔绝了毛主席和群众的交流渠道,可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毛主席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分量无人可比,敌对势力也蠢蠢欲动想要加害他,如果他有个闪失,保卫他安全的人是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的。

随着毛主席的威望与日俱增,保卫他安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时负责他保卫工作的公安部长罗瑞卿只好做出规定:日后毛主席外出,必须佩戴口罩和墨镜,以防被人们认出来

这样的出行方式,让毛主席很不适应,他一直是光明磊落的,如今却要“遮遮掩掩“但他是共产党员,党的纪律决定他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不过,毛主席也有对策,为了更多地接触百姓,他经常乘车到全国各地巡视,每到一地,他都要和当地的群众聊天,嘘寒问暖,以此了解人民的生活状况。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1953年春节期间,此时朝鲜战场尚未停战,毛主席心中却已经开始勾画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他登上专列,视察祖国南方。

1953年2月16日,这一天是农历大年初三,毛主席一行人来到武昌汉口,他的性格让他很难长久呆在一地,尤其是身边没有群众的地方,他更是不愿意多呆。仅仅两天以后,2月18日,他就提出要去蛇山看看。

罗瑞卿本来想劝阻主席不要前往,可主席决定的事情,哪是那么轻易改变的?眼见劝说无效,罗瑞卿只好跟来。当然,如同前面说的那样,毛主席要遵守他和罗瑞卿之间的“协定“带上口罩。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三)再上黄鹤楼

到了蛇山脚下,毛主席发现有一位老汉正在卖炸豆腐,便兴致勃勃地上前和老汉攀谈,他实在是太喜欢这种烟火气息了,然而,事物的矛盾性在于,他的威望越高,和群众聊聊天,拉家常的愿望就越难实现。

“叔叔,这个人是什么官呀”

女孩稚嫩的话语传来,却没人回应她。女孩名叫赵守华,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让她喜欢刨根问底,她缠住当时跟随毛主席摄影的新华社记者吕厚民,不停的问,吕厚民只是笑笑,还是不肯说。

因为,这是纪律。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他的行程和身份都是绝密,不可能透露给外人。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毛主席在天津视察时与汪东兴、张玉凤合影

最终,毛泽东自己把口罩摘了下来,赵守华终于认出了这个“官“竟然是毛主席!她大声喊着:“毛主席?”

毛泽东笑了,幽默地回应:“我长得有点像毛主席”赵守华更加兴奋,连声喊道:“毛主席来了,毛主席万岁!”这一喊可不得了了,人群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很快,蛇山被围得水泄不通。

毛主席乐见如此场景,他渴望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曾说:“人民群众是水,共产党员是鱼,水是可以离开鱼的,但鱼是不可以离开水的。”

现在,毛主席在群众的“汪洋大海”中畅游,这可急坏了他的安保人员。万一国民党特务在人群中,趁机搞破坏,主席的安全怎么保证?罗瑞卿和在场的领导心急如焚,经过商量,罗瑞卿等人决定请主席上奥略楼暂避一时。

黄鹤楼在清朝光绪年间毁坏,当时的人们为了感念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政绩,在其原址附近修筑了奥略楼。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黄鹤楼

但因黄鹤楼的名气太大,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将此地也称为“黄鹤楼”,也是毛泽东吟咏《菩萨蛮》的场所。

当年,神州大地分崩离析,民不聊生。37岁的毛泽东对国家的前途充满忧虑,如今,革命成功,赤旗遍地,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新中国已经诞生。

它抗住了内外敌对势力的猖狂进攻,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正似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但是,事物的矛盾性与两面性再次显现:

当年的毛泽东,一人到此激扬文字,虽衣衫褴褛,但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想见谁是可以见到的,如今,他是万众敬仰的伟大领袖,一言一行都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他不得不谨言慎行,甚至违心的接受一些安排。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其中得失与悲欢,在毛泽东心里有怎样的权衡,我们不得而知,但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却是显而易见的——蛇山仍然被人群包围着,呼喊声此起彼伏。

继续等下去不是办法,罗瑞卿和毛泽东的警卫人员决定,立即护送他下山,到江边的轮渡上去。

罗瑞卿等人在前开道,用了两个半小时,才把毛泽东护送下山,来到江边。

毛泽东向人群挥舞着帽子:“人民万岁!”领袖和人民的鱼水之情,由此可见一般。

这一次的蛇山之行,让罗瑞卿十分紧张,之后,罗瑞卿向中央作了检讨,说自己的保卫工作没有做好,毛泽东却并无责怪之意,反而对罗瑞卿的检讨有些小情绪,说:“怕什么?你呀,看见一根草绳子就以为是条蛇!”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四)毛泽东说:“我历来是做教员的”

类似的情况在毛泽东出巡期间屡见不鲜,1958年8月,毛泽东视察天津,他本来想去吃饭,结果因为被老百姓认出来,结果又是万人空巷。

最终,有关部门在打扫现场的时候,从地上捡起许多人们遗失的物品,有手表、帽子,甚至还有鞋子。

毛主席在“脱险“后,只是笑着说:“又是一次黄鹤楼呀!”

毛主席相信人民,正如人民相信自己的领袖,这种信任是长期累积形成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他问毛主席,凭借什么领导国家,毛主席自信的说:“凭人民的信任”。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正是这种信任,让毛泽东拥有无穷的力量,战胜一切貌似强大的敌人,领导着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可是,这种信任有时候也会让毛主席感到无奈,他曾对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

如同前文所说的那样,为了毛主席的安全,有关部门规定,他出行必须佩戴口罩和墨镜,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可毛主席天性不喜拘束,他的一生都在为摆脱种种束缚而斗争,更何况,口罩和墨镜隔绝了他和群众,他自然十分不满。

在一次外出视察途中,毛主席按照规定穿戴整齐,他走在人群中,老百姓觉得这个人很奇怪,一直盯着他的口罩看,毛主席再也无法忍受,愤怒的把口罩摘下,扔在地上。

1953年,毛主席在蛇山买臭豆腐,被认出后无奈上黄鹤楼“避难”

毛主席珍惜和群众在一起的每一次机会,他曾向身边的警卫人员提出,要去吃包子,可依照规定,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毛主席的警卫员由此感叹:我有时候真想不顾规定,对毛主席说“走,主席,我带您去吃包子”可我做不到,因为我也有组织交给我的任务。”

毛主席是孤独的,这一点,在他身边的人都深有体会。

在他身边服务的工作人员曾经这样感慨:“他是伟大领袖,可他也是普通人,我们这些人只能照顾好他的生活,却无法做到亲人一样的陪伴。”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同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陈同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陈同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