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外线多少钱(1973大转折时刻)

01 蓝星的美好生活

蓝星世界号称有“五大善人”;五人之中只有三个,号称是“大善人”;他们三个一家开印钞厂、一家开工厂、一家开加油站。

相对来说,还是开印钞厂的生活最轻松,实力也最强大,他不用苦哈哈地造东西,只要把小绿票子印出来,就可以在全世界买货、买服务、买狗腿子。

偶尔有几个刺头提出来,我自己有钱,不用你的绿票子,印钞家就挥动大棒,叫上狗腿子们,把刺头暴打一顿。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话说最早的时候,印钞家还没这么不讲武德,让大家用他家的钞票不假,但是票子也不是随便印的,约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折合成今天工厂家的算法,大约5.6钱,半两多。

日子好过的时候,当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印钞家硬撑着,也得把牌坊立住了。更何况,从二战结束,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期,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经济体,迎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个年代的美好,至今也无法复制,令人魂牵梦绕。

据英国经济学家马克·莱文森在《大转折》一书中的记载——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国际原油价格最低只有1.8美元——你没看错,不是18美元,而是1.8美元,仅为煤炭价格的一半。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世界人均收入年增长为4.5%,也就是说,个人收入16年之内就可以翻倍,而32年就能翻两番。当然,这只是全球的人均,具体到部分发达国家,增速就还要高,比如日本人,在1948—1975年间,人均收入就提高了近六倍。

在美国,2200万人买了房子,在英国,有一半的家庭购买了自己的产权住房,以至于在1972年的民调中,向来以挑剔而著称的大不列颠公民,竟然有高达80%比例,满意自己的生活现状。

在那二十多年间,扣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北美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翻了一番,欧洲则是三倍,而日本高达五倍,由此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快速聚集。1960—1973年,全球每年的商业投资增速,高达5.6%。

当然,你不能拿头些年,东方大国动辄两位数的增速来对比上面的数据,那是另外一个不可复制的世界经济奇迹,而是应该对比,1973年之后的西方世界,相比后来的停滞与衰退,那个时候,确实一个不折不扣的“黄金时代”。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马克·莱文森所著的《大转折》,描述的也正是这个“黄金时代”的终结,也就是1973年前后,因为石油危机而引发的整个西方乃至全球经济的衰退。昨天还是斗志昂扬,向山巅冲击的人们,莫名其妙就走上了一条下坡的不归路——

02 衰退:莫名其妙又无可阻挡

尼克松撕下美元的遮羞布,宣布与黄金脱钩,从此,村长变身村霸,从原来领着大家搞建设奔小康,变成了无限印钞、强买强卖的和平打劫。

撒切尔夫人一手把英国带出了“福利型国家”行列,她大力打压工会,缩减国家福利,变卖国有企业,推行私有化。然而据《大转折》中的统计显示,她在任时期的经济增速并无太大好转,也就是说,英国并没有因为她而重返“黄金时代”。甚至说,英国的失业人数,从她上任之初就居高不下,直到2000年才呈现出下降势头,以至于撒切尔夫人去世时,英国某煤矿工会的秘书长声称:

这是伟大的一天。

她做的事情比希特勒更有破坏性。

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将会有很多人想要喝酒庆祝。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曾经和泽连斯基做过相同职业的罗纳德·里根,宣扬着自由市场和小政府主张,赢得了美国全部50个州中44个州的选票,上任后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减税刺激政策,然而对于将近一半的美国家庭来说,排除通胀因素,他们在里根卸任的1989年的收入,并没有超过里根上台的1981年,而雇主提供的福利反而在缩水,享受养老金福利计划的私企员工,在整个80年代下降了超过10%。

对于美国国民,也可以说是,演员治国,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还有第一个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喊出了这样的竞选口号:“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进行财政重建”,但他使出浑身解数,似乎也没比里根和撒切尔强多少,没有阻止后来日本陷入停滞的三十年,80年代,日本政府发行的债券比美、英、法、德(联邦德国)、意五国加起来还要多,以至于直到今天,江湖闻之色变的世界三大资产泡沫仍然是:美国的股市、日本的债市以及某国的楼市;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至于德国的科尔、法国的密特朗和西班牙的冈萨雷斯,这些老练的政治家竭尽全力,保留了左派最后的战场,保住了二战结束以来福利型国家的发展模式,但他们企图以国家主义模式来改善经济,刺激增长,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当然也不能说就是失败,只是说,这些国家都无法重返“黄金时代”的美好时光。

这些领导人们的努力和探索,都被莱文森记述在了他的《大转折》一书中。

也许是因为早年间做过记者,写惯了新闻报道的缘故,莱文森的这本《大转折》,虽然写的是一个厚重的历史话题,也展示了作者对于大局的理解,但其中,却不乏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于数据穷经皓首的执著,读来给人一种长篇新闻通讯的新鲜感和节奏感,畅快非常。《大转折》也在2016年,被《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年度最佳经济学书籍,同时还列入《战略与商业》年度图书。

《大转折》一书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和对于数据、现象的列举,深刻地揭示出,其实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前,整个世界经济早就是危机重重、疲态毕露,经济衰退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03 大转折:1973年石油危机

早在1971年5月,美国就出现了第一次月度的贸易逆差,引发了各国对美元的恐慌性抛售,美元陷入了信任危机,到这一年的8月15日,尼克松政府悍然解除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到1973年2月12日,美国政府再次宣布,美元将贬值10%,从那一刻起,石油价格的飞涨就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黄金时代安魂曲的最后一个休止符,是在这一年的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就像今天的大鹅啄乌,其实有内外两条战线。

在内线是阿拉伯联军,主要是埃及和叙利亚,围殴以色列,在外线,则是以色列获得西方国家的大力援助,武器、弹药、装备、补给之类,整个西方世界都在以不流血的方式支持以色列一方——几乎就是今天乌克兰的翻版。

于是阿拉伯的产油国们怒发冲冠了,决定为了打击对手展开反制,干脆宣布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然而这种制裁和禁运,直到今天我们也有感受,其实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坚持不了多久。在沙漠上建立的国家,要啥没啥,不卖油,饿死吗?

那么就不禁售了,改为提价销售,给你们放放血!

当时大约每桶3美元的油价,一路狂飙,最高一度超过13美元,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如前所述,石油危机其实只是诱因,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而已,就像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此后无论你如何挽救,世界都回不去从前了。

还是据《大转折》中的数据,在20世纪剩余的那二十多年中,日本生产率平均增速从8.5%跌落到3%,瑞典则从4.6%滑落到1.2%,12个最富裕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速仅有2%,只有之前黄金时代的一半。

日子没有原来好过了,普通民众的情绪也是日积月累,迁怒——这是人性的普遍表现,他们开始仇视移民,认为是“外来户”挤占了他们的工作机会,甚至说,是遥远的某东方大国勤勤恳恳的工人,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抢了他们的饭碗;

他们强烈反对税收,即使是用于道路等基础公共设施,一点点的加税计划,也能让他们穿起黄马甲,上街游行示威;

还有的人,转而把情绪寄托在那些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极端政治派系,加拿大的魁独,西班牙的泰独,英国的苏独……以及各国极端的民族主义,就是在这个时期纷纷抬头,焦头烂额的西方政客提出了所谓的社会“不可治理性”,以掩饰自己的无能。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有意思的是,这也是一代年轻人“躺平”的开始。

道理很简单,经济高速发展时,会带来和平与繁荣,资本与劳工互相妥协一点,对双方都有好处。正如莱文森在《大转折》中写到的,即使当时最狂热的左派也清楚,只有雇主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并提高工资,社会福利才能得以维系。

战后很多国家对特定行业实施国家垄断,目的不是为了“共同富裕”,而是对整个经济体的市场竞争能做出限制,限制竞争,就能让企业方面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不用大打价格战,劳工工资也有稳定保障,甚至有的国家比如日本,实际上实现了终身雇佣。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然而一旦经济下行,情况就不一样了,1973年的大转折时代之后,基本上,是英美向右德法向左,但都不约而同地抛售国有资产,放宽对资本力量的管控,而将代价交给劳工阶层来平摊。

例如英国和美国,企业的养老金计划很难执行,最终干脆完全不对新员工开放,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美国夫妇,工作期间缴纳的社保,能获得平均5.3%的年回报率,但是生于1965年的他们的孙辈,则只有3.3%的年回报率,老一辈高出的这些差值,并不是资本家的“恩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孙辈被强制送给祖辈的“礼物”。

说到底,黄金时代的劳工们,吃到了时代发展的“红利”,却把偿还本金的任务,转交给了后来人。年轻人感到不平和失落,纷纷“躺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04 结语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马克•莱文森浓墨重彩地写到了各国是如何采取措施,试图重振经济的,然而如前所述,无论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的,左派的右派的,始终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作者对此的解释是,经济繁荣在历史上不是一个常态,反而是例外,动荡和混乱才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我们无法凭借自身的力量恢复经济繁荣。

1973大转折时刻: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终结,相似的味道是否重演

这其实也是一个“躺平”的略带悲观的结论。

回到本文的开头,开印钞厂的、开工厂的、开加油站的,三大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出解答。此时此刻,宛如彼时彼刻,同样的战火纷飞,同样的油价飙升,而在此之前的几年,世界同样显露出经济萧条的征兆,只静静等待临门一脚的到来。

这一次,历史将会反弹,还是重演呢?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书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高书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高书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