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油价格多少钱一斤(中国林蛙流入市场)

中国林蛙在民间也被称为哈士蟆、红肚田鸡、雪蛤等,分布在长白山一带的林蛙尤其出名,林蛙油量高质优,皮、骨、卵、肉及其制品都很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林蛙的市场持续走俏,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甚至欧洲的发达国家都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东北林蛙被活生生晾干

然而,极大的经济价值也给林蛙的野生种群带来了灾祸,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捕捉林蛙的队伍中,对野生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用地不断扩张,东北山区的大片林地被开垦破坏,林蛙的栖息地也在不断萎缩,野生数量大幅减少。

野生的林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生存状态和大熊猫相同,均属于易危物种。如何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对野生林蛙进行保护,俨然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生态难题。

中国的林蛙有多重要?

林蛙是我国重要的野生药用动物资源,同时也是非常名贵的山珍,在清朝时就被誉为“八珍”之首。时至今日,林蛙的头衔又增加了不少,在东北和人参、鹿茸一起称为“东北新三宝”,在吉林当地则被称为“吉林三宝”。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中国林蛙

对人类而言,林蛙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价值上,尤其是林蛙油。营养学研究表明,林蛙油除了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具有甲状腺素、雌二醇、睾酮、雌酮等4种激素。中医学认为,林蛙油具有增强体质、补肾益精、软化心脑血管的功效。

目前,林蛙和林蛙油所制成的食品和保健品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市场热度居高不下。据统计,东北地区林蛙的养殖人员已经超过50万,每年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120亿元。林蛙资源对东北特色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谓不卓著。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野生林蛙

林蛙的重要性还体现在生态价值上。林蛙属于广食性动物,研究人员曾在林蛙的胃中发现60余种不同的昆虫,范围涵盖6纲13目。一只林蛙每天可捕食50~120只昆虫,最多的捕食纪录多达300只,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有害昆虫,如苍蝇、蛞蝓等。

研究发现,林蛙的数量和昆虫呈正相关。每当林中的昆虫大量繁殖时,中国林蛙也恰好处于活跃期,对消除森林虫害、保护树种、维持生态平衡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也有人将林蛙称为“森林卫士”、“农业良友”。

中国林蛙的困境

东北三省是中国林蛙的主要分布区。以吉林省为例,吉林的长白山区有9万多平方公里,其中90%以上的土地都被森林所覆盖。在大大小小相互交错的沟川中,有80%以上都长满了阔叶林,植被繁茂,落叶的厚度可达20公分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东北阔叶林地

长白山林区每年的降雨量高达800~1000mm,相对夏季的相对湿度可达85%,这些条件给中国林蛙提供了绝佳的栖息环境。当地蛙农也反映,每当林区降水充沛,林蛙的数量就会爆发性增长,一口养殖池塘的产量甚至能达到150斤,产值上万元。

悲哀的是:由于长期无节制的过度捕捉,加之原产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中国野生林蛙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被捕获的野生林蛙

在2007年时,国内的两栖类专家曾对东北的林蛙资源进行过一次考察,这次考察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的野生的林蛙大约有3.76亿只,辽宁省有1.78亿只,吉林省则有2.94亿只,东北三省的林蛙总量加起来共有8.48亿只

对林蛙而言,8亿多只的数量并不算多。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东北三省的林蛙总量预估在10~13亿只左右,这一数据来自于当时的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纵向对比来看,林蛙的数量总体上正在减少,20年间至少减少了1.5亿只,考虑到林区依然存在滥捕、偷捕的现象,林蛙资源的衰退趋势很有可能还在持续。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市售林蛙价格超100元一斤

从林蛙的市场行情来看,每斤活林蛙的售价一般都超过100元,行情好的时候甚至能卖到150元/斤(尤其是个头较大的母林蛙,价格更是不菲),这在东北已经成为常态。至于林蛙干制品,每斤的售价就更高了。

林蛙注定要走上“不归路”?

中国林蛙的处境,和业已濒危的黄唇鱼颇为相似。

黄唇鱼同样也是我国的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但是其濒危程度比中国林蛙还要严峻,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定为极危物种。如今,野生的黄唇鱼早已是一鱼难求,处境堪忧。

黄唇鱼的“原罪”,在于鱼鳔。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黄唇鱼的鱼鳔就被认为是难得的滋补佳品。经过几十年的商业炒作,鱼鳔已经被炒成了黄金身价,一条野生的黄唇鱼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趋之若鹜、争相收购。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鱼鳔干制品

比如在福建宁德,一条50多公斤重的野生黄唇鱼曾被卖到了300万元的高价,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诸如此类事件的刺激下,针对黄唇鱼的非法捕捞现象也日益猖獗,转折就此出现。

在上世纪70年代,珠江口海域单网还曾捕捞过1500公斤重的黄唇鱼,创下了历史纪录。然而到了1988年,黄唇鱼就被捕成了保护动物。新世纪以来,黄唇鱼的数量越来越罕见了,在多个海域均已绝迹。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上世纪90年代捕获的巨型黄唇鱼

那么回过头来看,中国林蛙是否又会陷入同样的处境呢?这一问题引人深思。

林蛙油和黄唇鱼的鱼鳔一样,多多少少都有商业炒作的成分。不过相比之下,林蛙还算比较幸运——因为林蛙还可以通过半人工养殖补充野外数量,并且养殖历史已有40多年,人为可控性更强。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林蛙蝌蚪

在20世纪80年代,沈阳农业大学在海城县首次尝试了林蛙的半人工养殖,顺利通过了省级鉴定。如今,半人工养殖的林蛙已经成为市场主力,减轻了人们对野生林蛙的捕捉压力,但是根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人工繁殖。

国内养殖的林蛙,大多来自于野外

目前,国内并没有推广林蛙的全人工繁育技术,相关的专业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主要原因还是难度太大、效率太低。

首先,人工修建的产卵场和林蛙的天然产卵场有很大区别,而且人工养殖环境下林蛙的密度很高,种蛙容易受到高密度胁迫,不愿意在产卵场内产卵。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林蛙卵

其次对于林蛙养殖户而言,省时省力才最重要。养殖户更常见的做法是,在每年的4月份直接到河沟里捞取野生蛙卵,省去了培育种蛙的过程。这种方式劳动成本更低,效率却更高,因此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青睐。

中国林蛙流入市场,野生蛙被滥捕,注定走上“不归路”?

林蛙幼体

最后,人工养殖的林蛙和野生林蛙在外观上别无二致,很难区分,这就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局面。于是,有些农户便对林蛙展开了灭绝式的捕捉,将其当做养殖蛙拿到市场上售卖,从中牟取暴利。

总之,只有规范了市场,消费者才能明晰林蛙的来源,否则野生林蛙就会成为“替罪羊”,陷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

关于林蛙的处境,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何夕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夕”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