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墓多少钱(你不知道的殡葬业)

作者丨孟繁勇 编辑丨崔世海

早8点,36岁的刘涛准时打开商铺,阳光照在红底白字的招牌上,端正写着两个大字“寿盒”(俗语为骨灰盒)。他是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六道口村村民,自爷爷辈上就从事殡葬用品生意,至今已是第三代。

六道口村9000余人,从事与殡葬行业有关生意的人,约有4000人。村里除了老人和小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殡葬行业或者行业上下游链条中工作,如运输、加工、制作、销售等等,都和殡葬用品生意有关系。

村中东西一条街,长约2000米,密密麻麻分布着200多家商铺。招牌红白蓝各种底色,上写骨灰盒、寿衣、花圈、棺材等,几乎与殡葬相关的产品,都能够在六道口村找到。因行业密集度高,更被称作六道口殡葬一条街。

大多数商铺与刘涛的商铺相仿,均为前店后厂,楼上住人。房间格局如同楼房,主卧次卧、书房厨房卫生间,和寻常人家并无不同。楼下柜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殡葬用品,看货的来了,一目了然,也不用问价,标签上列明价格,买多了有优惠。

8点开门迎客,冬天天短,下午6点便关门了。客户来自全国各地。干殡葬行业的人,买货卖货,都要看实物。要进货了,先给老板打电话联系,约好时间,到商铺现场看棺材、骨灰盒。

每年冬季三个月,属于殡葬行业的传统旺季。六道口附近的酒店停车场停满外地牌照车辆,远至东北哈尔滨,那里距此有1229.8公里。每一间客房住满了人,歇息一晚,天亮了,吃完早餐,出门,来到六道口村,看货,下定单,生意谈完,退房走人。

刘涛说:“我们感谢殡葬行业。某种程度上,是寿衣、骨灰盒等一些殡葬用品生意,成就了今天的六道口村。”

寿衣店开张,麻烦刚刚开始

殡葬用品行业的买卖,刘涛用两个词来总结:不易、委屈。

北京城里近百家寿衣店,约有70%以上为六道口村人经营的。刘涛的父亲曾在丰台区某医院附近开了一家寿衣店。子承父业,24岁那年,刘涛带着老婆,还有一儿一女,接了父亲的班,经营寿衣店生意,一干就是十多年。

寿衣店有40平米左右,位置不错,一个门脸两开口,南方西方各有门,顾客可从两处进入。两个房间,一大一小,屋里全部是寿衣、花圈、骨灰盒,摆得满满当当。两个孩子就在骨灰盒、花圈间玩耍。


你不知道的殡葬业:棺材进价1580卖18000;太平间承包费400万一年,每具尸体挣4000才能保本

天津市武清区汊沽港镇六道口村殡葬一条街街景,两边林立着销售殡葬用品的店铺。


到饭点了,铺面门口支上煤气炉,一口炒锅葱姜蒜,各色菜蔬盛满盘。米饭馒头,大人小孩子在一堆死人用的物品中间吃得开心,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忙完吃喝,老婆看店看孩子,刘涛开着辆面包车满城转。去哪里呢?真不知道客户在什么地方,那就买份北京地图,写着医院的地址都拿笔标出来,一个一个地转。北京每个医院都跑到了,看见写着寿衣店的就进去,直接问,你要寿衣吗?

老板若是客气,说几句,不要不要。不客气的人,直接往外撵出去。被人赶出去,刘涛心里酸楚。“人都有脸面,生意嘛,往寿衣店送货也不是一个人,有老客户,人家不愿意换人,这个都理解。被人赶出去,还是难受。”

不要货,低着头出去,下次还来。赶了一次、两次,第三次老板也不好意思了。能够站在寿衣店里说上几句话,几次下来混熟了,有的老板就说了,拿几件寿衣吧,试着卖卖。

刘涛出去送货,会受些委屈,在门脸看店也不太平。同行业竞争,丰台医院附近好几家寿衣店,顾客进你店了,人还在店里选骨灰盒,那边店主叫客户了,来我家吧,便宜,货还好。抢生意,不能忍,互相骂几句,同行是冤家。

吵几句,还算是轻的。开寿衣店,麻烦多。都是死人用的东西,多少有忌讳。先说找门脸,不好找。一条街走下来,几十家商铺门脸,看上的房子,房东一听,卖死人东西的?坚决不租。有些房东图钱,还好商量,主动加两万三万,租金多给,谈上几家,兴许有房东签了租赁合同。

一切准备停当,寿衣店开张,麻烦刚刚开始。旁边就是开超市的店、眼镜店、小饭店,每家店都不乐意挨着寿衣店,说出来晦气。做生意的人都和气,那得分与谁友善。开寿衣店的人,平时没人爱搭理你。

想交朋友,他不和你来往。这还算好的,遇到硬气的店家,认为旁边开个寿衣店就是不行,想尽了办法撵你走。商家联合找到房东,话说出去,你的门脸卖死人东西,不吉利。有合同管着,也没用,几次下来,房东也顶不住。

遇到横的,不找房东费事。夜幕来临,街面上无人,寿衣店里安睡着一家人,突然听到哗啦一声响,赶紧睁眼,开灯,仔细一看,门脸玻璃全碎了,地面上两块红砖头。知道是谁干的,也抓不住证据,只能牙齿打落往肚子里吞。

无业游民找事,喝多了,一推门,人进来了,直接说话,你想不想干了?

刘涛听不明白,闻到对方一身酒味。接着混子们说挨不着的话,明目张胆地要钱,二百三百,几盒烟钱,一顿酒钱。不给,闹事,砸店怎么办?给,下次还来怎么应对?两难抉择。点根烟,说好话,除外还能怎么样呢?

混子哄走了,当地的居民又来了。岁数大的老住户,附近居民区住了半辈子,一见小区门口开了家寿衣店,进进出出都是死人的东西,忌讳。老太太、老大爷搬把小椅子,坐在店门口。来人就往外赶,不让人进店。

不敢着急,好言好语劝着。派出所也说不出来个什么,天天去管,管来管去,也管不了老太太老大爷。惹急了,老太太骂街,打电话给居委会举报,怎么难听怎么说,逼不走你不算完事。

每个城市,都有寿衣店。每家都不好干,谁没事买寿衣、骨灰盒?肯定是家里有逝者。老人都烦这些东西,有的胆小,不爱见这些与死人相关的物件,就想办法撵店家走。

顶不住的人,就被撵走了。顶得住的,寿衣店接着开。干殡葬行业的人,几乎人人认为这行买卖是积德行善的事。刘涛说,中国的传统丧葬习俗,人在没去世之前,要准备寿衣冲喜。

但亲人逝去,有些人还是怕,一些事情不敢做,这就有了殡葬行各种细分职业。比如说寿衣,老人去世,亲属不敢自己动手穿,那就请专门的人穿。吃的就是这口饭,北京地区一般五件,衬衣衬裤,外加棉袄棉裤大袍。天津三件,棉袄棉裤大袍。穿好寿衣,亲属掏钱,最少200元,多了一千,看寿衣件数,穿戴难易程度。

干了殡葬行,虽不忌鬼神,却也有些规矩。办红事,儿子姑娘结婚,寿衣店前搭喜棚,两天前便将店里的招牌,以及寿衣、棺材、骨灰盒等,全部用红布挡上。结婚是红事,死人是白事,挡件红布,避讳白事冲了红事。举办完结婚仪式,第二天才把红布撤下来。

殡葬行的人不忌讳,躲不开行业外的人有想法。李弓干殡葬行30余年,一说自己是干殡葬的,都是死人用的东西,不吉利,亲朋好友都不上家串门。请人吃饭,李弓需提前声明,不在家里请客,外面酒店饭馆恭候大驾。

到日子了,酒店里摆好美食,没人来。哎哟,为什么不来?过后见面,问一声,怎么那天没有去?朋友说声抱歉,那天有点特殊的事,没来得及通知你。

一次两次,李弓心里不得劲儿,后来才知道,这是人家在意,觉得吃这行饭的人,不吉利。但李弓也不能为了这个事,不干买卖了。

有的人还看不起殡葬行,觉得是个坑人的行业,挣死人钱,暴利。

殡葬行业暴利吗?六道口村民们否认。一位村民介绍,殡葬用品,确实很少有人还价,都认为是暴利。但暴利在销售端,六道口村是批发环节,骨灰盒五百一个批发价,摆到寿衣店殡仪馆,一卖两万三万。货离柜台归买家,六道口村人也管不了人家卖货的人。

棺材进价1580元,卖18000元

销售端(指销售场所),首先就是医院的太平间。在一些人看来,就是一个大“金库”。

风头最劲时,郑天被某家机构聘请,手里管理着十余家太平间,这些太平间来自规模不等的医院。他说:“一个医院的太平间,指定由殡仪馆或其他机构承包,每年承包费30万左右。机构再向外承包给个人,一来一去,换个合同的事,承包费已经涨到400万一年了。”

400万巨额承包费,从哪里赚回来?就是太平间内的尸体。一个三甲医院,每个月的尸体量为80具左右,一年约1000具尸体。每具尸体必须达到收入4000元,才能够维持成本。

所有的利润,都从家属身上来获得。甚至于人去世了,要拉往太平间,在车上就开始挣钱了。只要司机把尸体拉到指定的太平间,一具费用至少4000元。在车辆上的活人,除了家属之外,工作人员见者有份。

你以为承包的人傻了,敢出这么多钱买尸体,到他承包的太平间?

太平间到了,各个环节也开始收钱了。一个尸体袋子,成本12元,太平间160元一个卖给家属。家属不买?尸体就这么摆在那里,最后还得买。

随后开始推销寿衣、骨灰盒、陪灵用品(小灵位,价位不等,贵的190元一个。小石头狮子,一对数百元不等)、金银元宝、香火蜡烛。一套下来,贵的数万元,便宜的也得五千元左右。怎么算都挣钱,区别在于挣多挣少。


你不知道的殡葬业:棺材进价1580卖18000;太平间承包费400万一年,每具尸体挣4000才能保本


看人下菜碟,是承包者惯用的手法。木棺350元进的,一看对殡葬不了解,又有钱,5000元敢卖他。来前有明白人打听过价格的,1500元优惠价。好的棺材1580元进价,直接标价18000元,殡葬行当免个三百五百,如同免三元五元。

每个环节都有小费,想不给,那就坏事了。承包者手下会提前说清楚,给点小费,这是不言自明的规矩。尸体装箱子,抬抬甩甩,运输途中开车快点,逝者东倒西歪。穿上寿衣,乱七八糟,总之就是不让家属痛快。想让逝者有些尊严,那么小费多的上千,少的也得五六百。

逝者从进入太平间,至火化安葬,每项服务价格不等,弹性极大。比如寿衣50元进价,卖价上千甚至上万,外表很难看出差别,凭的就是销售一张嘴。

一具尸体从进入太平间,到火化,承包者往往能够从各环节中获得数万元的收入。郑天说:“一具尸体就算是花费一万元,那么一年收入也有近千万元。太平间一年400万元的承包费用,其实很轻松就可以收回来。”

承包者利润巨大,想和太平间签合同,关系必须过硬,又不能总是一个承包者赚钱。于是合同签订,两年普遍,三年关系好,最多不会超过五年。钱都让一个人挣了,没有这样的事。医院院长一换,承包者也都跟着换了。所以任何一家医院的太平间,都不会和承包者签太久的合同。

承包者签订合同之前,会有人嘱咐,别给我找事,惹出事来,倒霉的是你。

惹事的含义,解释起来并不复杂:逝者家属认为收费昂贵,找到医院,矛盾起来了。老百姓不知道太平间这时候已经承包出去了,只能找医院。医院则会找到承包者。

承包者分一手包、二手包,一层一层找下去。承包者要平事,就会聘请和郑天一样的管理者,去监督太平间的承包者。

作为管理者的郑天,遇到家属找来的情况,原则很简单,承包者可以挣钱,但别过分。遇到闹事的,家属说收费不合理。要么降低费用,要么退费,大原则是息事宁人。否则,就没有人敢将太平间承包给你了。

事情平息下来了,郑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日子云淡风轻,一具具尸体就这样进入了太平间,成为承包者的敛财手段。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如果有人建议将尸体送往某太平间或殡仪馆,家属可以拒绝去指定的场所,完全可以自己选择联系。但因为家属处于丧亲的悲痛中,心思烦乱,有人一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任人所说了。

而家属一入太平间,围绕逝者的价格暴利游戏,才刚刚揭开面纱。

郑天曾在摆平一起纠纷之后,和一名承包医院太平间的人聊天,其间言道,利润差不多就得了,惹出事来,谁也不好过。这名承包者听了话,不仅不认同,反而讲出他的道理:殡葬行业不是开超市,天天有人来买。行业特殊,人去世了,才会有消费需求。

郑天说:“他告诉我,我不卖贵点,一年400万元的承包费从哪里出?那些关系怎么打点?”

在殡葬行业干了22年的李猛,痛快人,说话直来直去。明言只管卖货,殡葬行的规矩,各个环节赚各自的钱。最赚钱的环节,就是直接接触客户的人:太平间、殡仪馆、墓地等。

殡葬用品,谁会天天用呢?比如骨灰盒,700多个品种,不同的材质,从普通木料,到紫檀、金丝楠木,几百上千的成本,卖给家属几万,价格相差甚至上百倍。家属有钱没钱,都得买。

批发商只管批发。新客户,货物总价达到两万元,按批发价格走;老客户,打个电话、发条微信,一个骨灰盒也按批发走货。

你不知道的殡葬业:棺材进价1580卖18000;太平间承包费400万一年,每具尸体挣4000才能保本

店家在库房清点寿衣等殡葬商品。

货离开六道口村,拿货的人卖多少钱,谁也管不了。比如寿衣批发价30元,零售想加十倍、二十倍,甚至五十倍,想加多少差价,就加多少差价。批发商管不了零售价格。

殡葬行业近乎封闭状态,行业里的事,绝少为外人所知。外界只知道卖殡葬用品的利润高,家属觉得贵,商品特殊,想换一家购买,另一家价格不低反高。

中国传统厚葬风俗,使得家属均想风光下葬。尤其是在礼节方面,更不想让人说三道四。殡葬用品卖多少钱,给多少钱,很少有家属还价。有家属一看,觉得贵,一套寿衣两三千不等,最离谱的是一个骨灰盒四五万。

嫌价高,你可以选择标价低的,但还价不成。销售人员往墙上一指,价格表上明码标价,一分钱不能少。讨价还价多了,销售人员早准备好话等着家属。话里话外连讽带刺:什么叫不孝?人都没了,连个寿衣、花圈、骨灰盒的钱都不愿意花。再举些例子,那个明星谁谁谁如何孝敬,办个葬礼数十万。明着夸名人,暗着损家属,话难听、刺耳,到最后,大多数人还得掏钱买了。

骨灰盒、棺材网上卖,挤压暴利水分

殡葬暴利,如何破解?李猛认为,解决起来并不复杂,明码标价,价格透明。所提出的方法,只要是业内人士,没有人会反驳。但简单的问题,往往非常复杂。

殡葬行业分前端、后端。殡葬产品(如寿衣、花圈、骨灰盒等),与殡葬服务(如告别厅、丧葬仪式提供等)属于前端。后端则是火化、墓地,包括祭扫市场(指每年清明节、七月十五等,缅怀先人的服务)。

六道口村从事殡葬业生意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行业乱象主要集中在殡葬业前端市场。最明显的则是殡葬产品方面,全国生产商大大小小约上万家,无商标、无生产标准,质量不一,随意定价等现象层出不穷。公墓、殡仪馆等,均有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经营管理,价格上墙,什么材质多少钱,明码标价。

治理乱象,两个途径:规范化,品牌化。在其他行业,或许这两点较易做到,但在殡葬行业并不容易。李猛说:“殡葬产品,国家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相关标准。将殡葬产品进行规范化,存在一定难度。”

品牌化的设想,在殡葬行业阻力重重。比如说,殡葬用品行业如何宣传?什么时候在电视报纸上看到过销售花圈、寿衣、骨灰盒的广告宣传?除了逝者家属,可能很少有人想要了解殡葬是什么。

只有行业内的人,才懂什么是孤独。李猛很少去参加饭局,实在挨不过情面,坐在酒桌上,也不多说话。介绍时聊什么呢?苦恼,觉得和在座的人没什么可沟通之处。做手机生意的人,送手机,白酒销售商,情绪来了送几箱酒,再好的朋友,也不愿意听棺材怎么做出来的。

李猛喜欢交朋友,殡葬行圈外的朋友也不少,但不能提从事什么行业。不能宣传,甚至要躲着别人问。有人不清楚,一直问,逼急了,李猛只能悄悄说,做寿衣生意,卖骨灰盒。来人听了,哦一声,再不来搭腔了。李猛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可以帮朋友,就这行只能自己闷声干。”

殡葬行业,不被社会群体认可。尽管是刚需产业,但只要提到殡葬,黑暗与暴利多多,几乎都是负面的印象。谈到殡葬,大家都很反感。愿意谈生,不愿意谈死,没有多少人去接受,或是了解这个行业。

消除殡葬行业的暴利,互联网是一个可行的渠道。网络上卖殡葬产品,把中间商销售端任意定价的弊端改变,可以挤出暴利的水分。

比如一副棺材,批发价1580元,销售商敢卖18000元。在特定的场所消费,家属在悲伤的心情里会盲目消费。网络平台一目了然,同样材质的棺材,没有销售商,瞬间降低16420元。

电商,是不是殡葬行业的未来趋势?包括李猛在内,行业从业者的回答均为肯定。殡葬产品的使用者,多为1940、1950年左右生人,大多数人均70周岁以上。购买殡葬产品的客户,是1960、1970,甚至是1980年出生的人。

和其他行业不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明确划分,使得电商消费殡葬产品成为可能。互联网时代,这些人群对电商并不陌生。再过二十年,就是“90后”去购买殡葬产品,而他们正是互联网电商的购买主要人群。

目前,消费者对殡葬产品的购买,需要看得到、摸得着。因为骨灰盒、寿衣,不是退来退去的商品。但未来十年,殡葬行业的互联网化将会加速。至少殡葬产品,可以通过网络做市场统一零售价,挤出暴利的水分。

来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死亡人口约890万。李猛表示,人均殡葬产品如寿衣、骨灰盒、殡葬服务等(不包括墓地)客单价格一万左右。殡葬行业900亿元左右的产值,未来十年,殡葬产品网络销售能够达到20%,也就是180亿元左右。

但你想通过网络电商把殡葬产品的价格降低下来,触碰相关人等的巨大利润蛋糕,有人不高兴了。有些殡葬产品,开始在网络上销售,价格透明了,有些人挣不到钱,就不让你用,逼着你买。

比如说,太平间、殡仪馆对于网络上购买的棺材,找个理由,就是不让进门。家属有意见,没用。随便找一两个理由打发人:你购买的棺材尺寸太大,房间肯定进不去。好说歹说,塞个红包,人家都看不到眼里。毕竟,一个棺材少卖一万元,一个红包能包几个钱呢?

网络市场开辟出来了,也有苦恼。相仿的棺材、骨灰盒、寿衣,一搜到处都是,仿货和正品分不清楚。比如200元的骨灰盒,标的价格2000元,虽说比市面上卖的便宜1万多,可还是有近十倍的利润。发出去的货,材质看起来一样,但不见得相同。也没法细看,到最后都是一把火烧了。

殡葬行业的乱象看在眼里,着急也没办法,不是一家企业的事。多位六道口村从事殡葬用品生意的受访者表示,六道口的未来应该有明确规划,比如让政府相关部门规范殡葬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乃至于成立一个相关协会,带动村民发展。

未来可期,现在的日子总归还要过下去,六道口的殡葬生意,还会一辈一辈传下去。刘涛能够参与到殡葬行业,完全是因为父亲干的是寿衣生意。六道口村里很多年轻一代的人同刘涛相仿,都是从父一辈手里接过殡葬生意。

如果父母不带着做殡葬生意,刘涛现在也做不到如今的规模。他说:“人吃五谷杂粮,总有一天会逝去。所以不管时代发展到什么程度,寿衣骨灰盒总有人买。我不可能放弃殡葬生意,下辈人也会接手,这是个永不过时的行业。”

(应受访者要求,刘涛、郑天、李弓、李猛为化名)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观象台创作,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李书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李书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