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丁口红多少钱一支(豆瓣评分9)

《局外人》,以自我表白式的记叙风格,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本书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


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这个荒诞世界无能为力,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


《局外人》是加缪小说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最著名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加缪说:“荒谬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于这两者的共存。”因此加缪拉开了默尔索和外部世界的距离,强化了他的主观意识,默尔索始终坚持的就是“自我”,他绝不愿意为俯就他人的眼光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小说中默尔索唯一的情感大爆发恰恰就在“上帝审判”这部分。在法庭上,默尔索对于论辩内容的兴趣远远超过对自身命运的关注。


“听到这里,我知道自己被评断为聪明而有理性;我不太了解的是,为何在一个普通人身上被视为优点的特质,会成为对罪犯不利的决定性证据。”


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几乎所有人都在批判默尔索对母亲之死的“无动于衷”,但是,谁有资格去审判他人的灵魂?默尔索对牧师破口大骂,甚至使用暴力,他的怒火其实更多地冲着形而上的宗教。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如萨特所言,自由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存在于人的自身之中,唯一相信的只有自我。加缪通过默尔索向世界怒吼:“过去我是对的,现在我还是对的,我一直都是对的。这是我的生活方式,只要我愿意,它也可以是完全另外一种。”


默尔索似乎是一个空虚的生命,但实际上他才是这些人中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正如他最后的激动言辞:


“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但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局外人》发表于1942年,旧世界原有的宗教、制度、价值观,几乎都在战争的硝烟中粉碎殆尽。这是存在主义兴起的背景。他们重新审视世界,以及个体和世界的关系。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阿尔贝·加缪,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


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介绍了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来为你分成三个重点,详细讲述书中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谁能指责我们的灵魂?

第二个重点是:朋友圈里的完美生活。

第三个重点是:找寻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01 谁能指责我们的灵魂?

提起《局外人》,不能不说到本书经典的开头:“今天,妈妈走了。又或者是明天,我也不清楚。”大多数的评论说这是体现了默尔索对母亲的冷漠。或许之前他是那种可以用“冷漠”来描述的人。


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都可以游戏其中、漠然视之——用“冷漠”一词来描述意味着还是在以世俗的标准评判他,但从这本书的一开始,默尔索就踏上了与整个世界疏离的过程:母亲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最初的羁绊,而母亲的死就是他与这个世界最深刻、最绝对的断裂与抽离的开始——从此他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局外人。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默尔索对一切都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妈妈死了他不难过;把母亲送去养老院后,邻居们对他印象不佳,他不以为意;


雷蒙要跟他做哥们,他也无所谓;甚至在杀人之后,默尔索也没有震惊或害怕。也许一切都没什么意义,默尔索不想再挣扎。


他在工作上无所追求。老板想调他去巴黎工作,玛莉也希望他接受职务调动,但他却做出了拒绝,理由是:“生活方式是改变不了的,况且每种生活都有它好的一面,我对现状并无任何不满。”老板听后显得有些不快,批评他缺乏雄心壮志。


他对待婚姻也无所谓。玛莉问他要不要娶她,他说无所谓,如果她想结婚,那就怎么办。“问题本身没有意义,不过我想我大概不爱她。‘那你为什么要娶我?’我解释这真的不是重点,既然她喜欢,结婚有何不可?”玛莉反驳道:“婚姻是件严肃的事”。默尔索回答:“我不这么觉得。”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律师希望他说一些陪审团爱听的话,但他却执意要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在临行前的日子里,牧师为他布道,好说歹说劝他信仰上帝,求助于上帝,但默尔索无动于衷。起先他还忍受着牧师的废话,后来干脆爆发了“我走向前想跟他解释最后一次,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上帝身上。


整个故事被安排在炎热的夏季,这个季节充斥着令人发狂的暴烈阳光以及众多无所事事躁动不安的灵魂。默尔索之所以成为对世界疏离的局外人,归根到底是对这个世界的厌倦。


厌倦的姿态甚至算不上是拒绝,只是一种无数次尝试后,最终认命的惰性。但最后这点人命仍然被强大的粉碎机毫不留情地毁灭。说到底,谁能够真正地做一个局外人呢?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我们身处的世界已经充斥了太多被夸大的感情与道德,人们统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我们的行为不知不觉的已经带上了浓重的戏剧化和形式化而不自知。我们害怕别人认为我们偏离了主流世界的价值观,害怕被隔离化、被边缘化。


所以强迫自己成为这个世界认可的人,耗尽一生的心力去争夺那些荣耀的标签。我们被现实社会存在的关于人性,道德,友情,爱情的观点所灌输,当违背这些与世长存的框格之后,在这个“人性世界”你便无处容身,你便是局外人,你便是默尔索。


就如同同性恋,至今不被某些国家、某些地区、某些人所接受,因为在人们心里总是认定同性恋之人是“淫邪”的,是不道德的,然而昭慧法师说过,异性恋与同性恋,同样都是情欲,因此同样拥有前述共同特质。

两者并没有神圣与罪恶的分野,也没有蒙受祝福与承受诅咒的殊遇。两者的情欲,同样构成系缚身心的猛烈力道;同样会因纵情恣欲或独占心态,而导致伤己伤人的罪行;同样可予以节制或予以解决;同样可以转化或予以升华。以异性恋的立场来指责、歧视或质疑同志,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世界上是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的,人更是这样。我们都长着五官,而且都是眼睛在上,嘴巴在下,耳朵在两旁,但你找不到两张完全相同的脸;我们都用两条腿走路,但你找不到两个走路姿势一模一样的人;


我们都用汉语说话,但不同的人说话的习惯、语气、声调、用词等等各有特点……更别说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情感心理了。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距离小说的发表时隔近一百年多了,现在的文化环境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人要在社会里面生活下去,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来自不同地方的声音所约束,从某种程度上说,很难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左右。


宗法、礼教、规范等等,这些工具深刻烙印在我们的骨子里。道德和法律都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没有这些人类社会就很容易支离破碎。这些各式各样的规范,在一个文化语境下,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转变成为了大多数人心中默许的一种社会认知和行为模板。


这种认知我们有时候也会叫它刻板印象,平时生活中很多事情进入脑海里面,是不加思考的,我们往往会按照往常的判断去贴标签,但凡遇到与自己往常的认知不一样的东西,就会像生理反应一样去排斥,谴责甚至去抹杀,好像这样才能让脆弱的心灵得到平复。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有一个故事,在一个恶劣的天气里,能见度极差,一艘军舰在海上航行,舰长在舰桥上关注着所有的活动,突然监视哨向舰长报告:“前面发现灯光,在舰首的右舷方位。”舰长问:“那是活动还是不活动的?”监视哨回答:“不动!”


于是,舰长就对信号兵发出命令:“发信号给那条船,我们处在相撞的航线上,请将航向转20度!”信号马上转了回来,对方回答:“还是请你转20度为好!”舰长气的暴跳如雷,他怒气冲天地喊到:“发信号,我是军舰,我命令你航向转20度!”对方及时把信号发了回来:“我是灯塔,还是你转20度比较好!”


其实每个人都有权与别人不同,每一个人一个身份都是一个时空的集合,每一个人的人格都独一无二,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任何事都是真实存在着或存在过的,可是有几个人意识到这些?


当几个人被熔入社会、世界的大熔炉里,有几个人尝试过去辩解,尝试着告诉别人自己与众不同。任何人都有权利认同别人和否定别人,但是对于你所否定的,并不需要去改变他的灵魂,甚至植入一个你自己理想中的灵魂给他,因为这和审判他的灵魂有什么区别?我们有什么资格这么做?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02 朋友圈里的完美生活

默尔索是个极普通的人,内向孤僻、不善言谈、不会伪装、不趋炎附势、没有出息也不求上进,没有信仰、好似也无特别兴趣爱好和特征,看起来非常大众甚至有点卑微的一个人。


要说独特,可能是与常人不太一样的真实。不假思索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平静地看待世间变迁,生离死别。玛丽问他爱不爱她?他不爱,但可以结婚。去母亲的葬礼没有落泪,做完本分的事,不一定不伤心难过,只是如此而已。


像世上的旁观者,感情淡漠,静静看事情发生,接受它。对,就是局外人,不参与其中,安静地活着,不太有存在感的那种人。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默尔索在法庭被所有人都拒绝在外:法官,观众,甚至他自己的辩护律师。这正是默尔索的“过错——他的道德标准和他人的道德标准天差地别。”不仅是道德标准,在他放弃宗教的时候其实也就放弃了追求宗教的那一点“自我积极”。


失去了,便对一切都无所谓。 人们对这样的人不理解,不理解就意味着他们被默尔索拒绝了;成千上万的人不理解,被拒绝,其实是默尔索自己被拒绝了。被拒绝的直接结果就是成为“局外人”,更进一步的结果就是被审判。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法官运用“他一以一颗杀人的心埋葬了他的母亲”为他定罪,与其说体现了“法国司法逻辑与推理的怪圈”,不如说是体现了默尔索的罪:罪不在杀人,且恰恰就正在于他的被放逐的世俗观念。


在当今社会,人们似乎都虚伪得太多、也现实了很多。在众多人的眼里,真情、真意似乎已经变得分文不值。在他们的眼里,或许早就没有了这个“真”字;亦或许,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个真字的意义。


“真”这个字在人们的心中真的变得太多太多,也许是因为他们在真真假假的应变中,已然分辩不出他们的含意。把幸福建立在他人身上的人,对成长、对快乐、对幸福缺乏一种长远的思索与考量,更缺乏一颗坚定而丰富的内心。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我们可能看上去很快乐。每天我们都在对别人笑,对同事笑,对客户笑,对朋友笑,对家人笑,对陌生人笑。可是这种笑有多少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笑。有多少笑只是一种例行公事的表情,和一种无奈的回报。


我们会为了利益去迎合别人。交际需要面对朋友,也要装做感情深厚,勾肩搭背。因为有利益关联牵扯,不敢得罪,不得已而为之。哪怕回家之后唾骂这人所有之不是。也要在面前表现友谊深厚。


更何况,没有人会真的计较你标注的地标是否来自第三方应用伪造、你拍的满橱名牌是否有一半是淘宝高仿、更不可能有人会亲自上你家看看你今晚是否真吃了螃蟹龙虾。是如此,放眼各人的朋友圈,处处洋溢着让人心塞的正能量,个个儿都是人生赢家。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新闻中有过一则报道,年仅22岁的女孩,大学毕业后,成功应聘成为了温州龙湾某公司的出纳,表面看上去斯斯文文,经常素颜上班,在她的朋友圈里却是各种“炫富”。


比如,受众多女性追捧的“萝卜丁口红”,她一晒就是10多支。要知道这种被称为“口红中的劳斯莱斯”的网红产品,一支就要1000多块呢。众人眼里家境殷实的她,却是在4年间挪用了公司200多万元公款,而这些钱,她毫无例外地都用在了网购上。眼看着无法足额归还被侵占的公款,她只能投案自首。


活在当下,衣食住行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当你们的欲望无限的膨胀,欲壑难填,甚至于用你们的人格尊严去换的话,那么活着也就如同是牲畜一般,疲于奔命劳累地争斗之中,以至于失去了做为一个人本该享受的乐趣,一个人本该拥有的人格与尊严。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有时候,人们急于在缺乏认同感的情况下寻求彼此之间相互的肯定,忽略掉了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多大程度可以摆脱对外界的依附。


所以,真正懂得快乐与幸福的人,往往是那些思想坚定,内心强大,率真而又执着的人。毕淑敏说:“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没有稳定的内心,再好的生活也难以慰藉你不平的内心。


03 找寻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局外人》的默尔索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局外人”,被排除在社会大家庭之外的人,自然也就没有选择的权力了。那些义正辞严的检察官、经验老道的辩护律师、为吸引眼球而渲染案情的社会记者……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不管是在被告一方还是在原告一方,都仿佛是一伙的,熟头熟尾的,只有默尔索是在局外,只有原告的阿拉伯人是缺失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整个故事仅仅是局里的人在完美的司法机器下完成了对局外的人的缺席审判。


故事中的养老院院长,典型的传统的老人,对默尔索友善而客气,他固守着最最传统的观念—儿子应该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以表示难过。所以他会对默尔索在母亲下葬那天所表现出的冷静感到吃惊。他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大多数人。


玛丽,应该算是默尔索的恋人,普通的女人,想结婚、想得到对方全部的爱,尽管默尔索说“也许不爱”她。来看望默尔索,她的微笑,她在铁栏杆后的表情和语言,是一个对默尔索真心付出的女人,但是无法接近他的内心。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有时候人和人之间就是这样,明明近在咫尺却无法逾越心灵上的鸿沟。


萨拉马诺,默尔索的邻居,孤独的老人,看似冷酷无情,但是在自己养育多年的狗失踪后却会异常的难过,他是那些不愿意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人中的一个,而我们是不是也曾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错过了最珍贵的人呢?


莱蒙,一个没有正经工作的人,一个会报复自己情妇的男人,也是使默尔索开枪杀人的关键人物。他在法庭上他为默尔索辩护,那是缘于对一个帮助过自己的恩人的报答方式。看!连这个被人所不齿的家伙都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良知,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主角总是很随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却成了他心地麻木、杀人不眨眼的罪证,那些法官、那些执行命令的技术官僚们,不从判刑的法理依据出发、不从嫌疑人的思想入手,甚至都不愿过问这个心中郁郁寡欢、对着暴躁的太阳都会感到不快的被压抑者,是否蓄意杀人,是否杀人如麻。


在我们这个世界,任何一个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泪的人都会因此背叛死刑”。所以我们唾弃默尔索,我们因此判定这个人罪恶,在道德的天平上,我们把他推向悬崖外的深渊,我们以道德的名义审判了他,我们为自己的道德感感到自豪,心中油然升起自我满足感。至此,我们完成了一次优雅的媚俗。


可是,谁规定了只有哭泣才是表达悲伤的方式?谁规定了不哭泣,喝咖啡,抽烟,这个人的内心就不悲伤?痛哭流涕就是孝的表现?你哭又如何,你花重金雇一群嚎丧者摧枯拉朽的痛哭,还不都是给别人看的,那跟你内心如何,毫无关系。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那属于他人,所谓“人言可畏”的他人和除你之外的世界。这就是存在主义所言“他人即地狱”的现实生活版。


武志红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我们很容易认为,一个人自我价值感高,是因为这个人够优秀,即他有很多优点和成就。一个人自我价值感低,是因为他的缺点与不足。这是一个最常见的误解。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尽管外在条件看起来很优秀,但他就是自卑。


这是因为,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尽管与外在的条件有些关系,但最主要的,还是源自获得的爱的多少。不管一个人外在条件多么出色,只要他曾有严重的爱的缺失,那么他一定会严重自卑。相反,不管一个人看似多么平常,只要他曾有充分的爱,那么他就会非常自信。看上去,自卑似乎是因为某方面的缺陷或缺点,但实质上,这是对自己不能获得爱的忧虑。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我是谁?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个我?我想要什么?为什么我需要这些?明确这些答案之后,会更明白我们现有的状态有其注定的根源,对于所有不满意的结果或自认错误的决定,就不会怨天尤人,归咎为坏运气。


而是自己承担后果——既然前因是在自身。对于满意的状态和正确的决定,也要知道根源在哪,才能继续走对路。


人生面临无数的选择:去哪个学校求学?立足什么职业?要什么样的伴侣?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绝不应该是运气或者别人领着走的。要问问这是不是符合“自我”的需求。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如果活着,只是为了符合大众的规则,成为一个标准的、可随时被替代的工业化零件,过完这一生,我们是否会觉得真的幸福?


“自我”在中国人的概念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为压抑的状态。我们更注重“大一统”,个人的小快乐和集体的大同相比,后者为上。但我更认同,只有每个个体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整个社会的幸福才更真实、更丰富、更和谐。


林清玄在散文中说过:“凡香气极盛的花,桂花、玉兰花、夜来香、含笑花、水姜花、月桃花、百合花、栀子花、七里香,都是白色,即使有颜色也是非常素淡,而且它们开放的时候常是成群结队的,热闹纷繁。那些颜色艳丽的花,则都是孤芳自赏,每一枝只开出一朵,也吝惜着香气一般,很少有香味的。”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正所谓“香花无色,色花不香”。 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很少能兼具美丽和芳香的,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


生活的实质是复杂的,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它就会向你展示它的那一面。生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生活的本身。


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当今社会,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诱惑实在太多,如果心中背负着太多的包袱——金钱,地位等东西,就会生活得很累,得到的他们怕失去,没得到的他们想得到,抓住想要的东西不放,贪得无厌。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使自己成为名和利的奴隶,甚至有人面对自己犯下的罪过毫无反省之意,反而更加危害社会,如同瞎子一样,看不到光明,让自己生活在无尽黑暗里,惶恐不安,甚至毁灭自己。我们对很多事情深信不疑,但是我们却看不到自己的愚蠢和可笑。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只有右手的乞丐来到华严寺向彻悟地方丈乞讨,方丈面色严肃地对他说:“你帮我把前院的这堆砖头搬到后院去,我就给你饭吃。”乞丐很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能搬砖头呢?


你这不是在捉弄我吗?”说着他怒气冲冲地向寺外走去。“站住!”方丈喝道。然后他用一只手抓起一块砖头,说道:“这样的事,一只手就能做得到,你为何不去做呢?”乞丐便不再争辩什么,就用他的一只手和方丈一起搬起砖头来。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他们花了半天的时间,才把砖头全部搬完。最后,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感激地对方丈说:“谢谢你!”方丈说:“谢什么,这是你自己凭劳动赚到的钱。”乞丐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事情很简单,但是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寻找到自我的价值。那个一只手的乞丐,在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价值所在,他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已经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能力,从而自暴自弃,放弃了可以依靠自己有尊严的生活的可能。


但是方丈的言行触动了他,让他有机会思考,有机会认识到他虽然少了一只手,可并不妨碍他以劳动给自己创造生存下去的机会,而且可贵的是他勇敢的去做了,所以他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04 小结

首先,我们讲到了灵魂的审判,其次我们讲到了完美的朋友圈生活,最后我们还讲了如何找寻自我生活的价值。在我们所有的分享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局外人》中的默尔索表面上冷漠的一无所谓的背后,是他内心空空如也的孤寂。


面对亲情,他没有泪,面对友情,他不在意,面对婚姻,他无所谓,甚至面对着关于决定自己生死的证词,他依然一言不发,不愿附和他人说一些违心的言辞。


做到任何一种极端,都需要极大的勇气。我们可能早就知道,如果想要好好的生活,必须具备勇气。可是,我们也许未曾料到,生活到底需要我们具备多大的勇气。除了面对生老病死,爱憎痴恨,别离,我们要背负的,可能还有很多。

豆瓣评分9.1,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这本书

当我们开始怀疑生活,探索生命,我们就开始了反抗,开始了一生的反抗。而当我们开始反抗,生命本身就已然变得不再一样。


我看到了加缪的反抗,在灵魂面前,肉体的输赢是不能起决定性意义的。就像书中表现出来的那样,默尔索输掉了第一场审判,却赢得了第二场审判。法律可以判他肉体的死刑,可是神父却战胜不了他不信上帝,不赞同他人对生与死、灵与肉看法的区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王熙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王熙”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