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舌钉多少钱(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

刚才看了一个知名博主“曹操来了”的一个有趣视频,关于他14岁女儿要打舌钉的问题。

“曹操来了”是一个拿了中国绿卡的老外,中文名叫“曹操”,应该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博主,全网大概也有500多万粉丝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他的视频,北京话说得特地道。反正我作为一个山东人,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还不如人家。

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中国父母VS美国父母的做法,你支持哪个?

最近他也遇到了一个烦心事,就是他14岁的女儿要打舌钉。在教育孩子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作为当爹的,肯定是不愿意孩子打舌钉,这种非主流文化,即使在国外也是受人排斥的。所以如何阻止孩子打舌钉,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了。

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中国父母VS美国父母的做法,你支持哪个?

中国父母的做法,往往简单而直接。还记得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个视频段子吗?孩子跟爹说要纹身,爹建议孩子不要纹,因为会影响身高?孩子还疑惑:纹身跟身高有啥关系?答案很简单:因为爹会把他腿打断。所以,如果说一个女孩跟她爹说要打舌钉的话,性质更恶劣,估计就不仅仅是打断腿了。

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中国父母VS美国父母的做法,你支持哪个?

曹操作为一个老外,采取的教育方法跟我们国人还是有所不同的。他既没有明确禁止女儿,也没有同意女儿,而是给女儿一个月时间,让女儿多搜索下相关信息,了解下打这个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对以后生活的影响。如果说一个月以后女儿还是坚持的话,他就带女儿去打。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为这只是自己女儿的一时兴起,让她缓一缓,很可能女儿就忘了。但如果说这时候他明确禁止女儿的话,只会激起女儿的叛逆之心,反而更加坚定了女儿打舌钉。

显然,国人的教育方法和老外曹操的教育方法是大不相同的,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不同,更是教育理念的不同。

教育技巧VS教育理念

什么是教育技巧,什么是教育理念,大概很多父母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简单地说,教育技巧就是具体可行的,有实际操作方法或步骤的教育方法,比如说针对孩子写作业问题,父母可以采用什么样教育方法,针对孩子不吃饭,父母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这都是教育技巧。

而教育理念则不同,它是建立在思维认知层面形成的一套系统理论,虽然说没有具体的教育方法,但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可以衍生出具体的教育方法。比如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棍棒教育,还有后面我要说到的否定式教育、肯定式教养,这都是教育理念。

在从属关系上,教育技巧是建立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的。只有先具备了某个教育理念,然后在面对孩子的具体问题时,父母才会根据理念产生具体的教育技巧。

中国父母为什么用打断腿来威胁孩子?因为从古至今我们信奉的就是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权,要不然就不会有“父为子纲”、“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中国父母对孩子没有什么尊重,要求说什么孩子就听什么。

但是曹操这类老外就不一样了,他们的文化就是尊重、平等。在国外很多国家,打骂孩子都是犯法的,是要蹲监狱的,所以当他们教育孩子时,就不会采用我们国人这样简单直接的控制方式,而是相对平和的引导、建议。

所以,看似我们跟外国人的教育技巧不同,但其实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不同,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技巧。

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中国父母VS美国父母的做法,你支持哪个?

那么,到底是教育理念更重要,还是教育技巧更重要呢?

在我看来,教育理念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教育技巧。

教育理念=教育方向

为什么教育理念更重要呢?因为教育理念反映的是一个方向问题。

如果方向对了,即使具体的教育技巧做得不是很到位,也不会影响最终结果,只不过达到终点的过程可能曲折一些、漫长一些。但是如果方向错了,即使我们教育技巧用的再好再正确,也是在沿着错误的道路前进,这只会让我们离我们的目标更远。

这就好比我们从北京去上海,按理说应该是往南走。但你现在却偏偏往北走,与我们的目标方向恰恰相反。虽然说你可能开着汽车,运用的工具很好,但工具越好就离我们的目标越远。而只要我们向南,哪怕是我们走着去,用的工具不好,但只要坚持,最终也能到达上海。

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理念比教育技巧更重要。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教育好孩子,应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当我们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后,在面对孩子具体问题时,我们便可以根据理念自己创造相应的教育技巧。

但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平常学的更多是教育技巧,很少有教育理念。

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中国父母VS美国父母的做法,你支持哪个?

父母学习的更多是教育技巧

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文章或者视频,绝大多数都是教育技巧,比如说父母如何更好地辅导孩子写作业、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如何让孩子听话……这些教父母如何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是不是都是教育技巧?

那为什么父母更多的是学到教育技巧而很少学习理念呢?

首先,市面上讲理念的书并不多

市面上讲系统的理念的书籍并不多。因为我是专门研如何教育孩子的,所以市面上的大部分育儿书籍我都买了,但是如果让我说出一本具备系统的育儿理念书籍的话,几乎没有,也就是《正面管教》和《爱与自由》沾点边,但也不系统。大部分的育儿书籍都是作者阐述自己的教育经验罢了,只有具体的案例和操作方法,很少涉及到理念问题。

其次,理念掌握起来更加困难

即使父母阅读了讲教育理念的书,父母也并不见得能掌握。

一是理念的形成是与知识、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的

我们国人为什么喜欢批评打骂孩子,而老外为什么喜欢尊重孩子,并不是老外教育水平高,只不过是文化、知识影响的结果罢了。因此父母要想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抛弃原有的教育理念,那么很多相关的态度、知识都要相应改变,这难度显然很大。我们更习惯吸收与我们原有理念相匹配的知识,而不是相矛盾的知识。

二是父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学习,

理念不像技巧,你现在学了,晚上就可以立刻用上,只要按照它的步骤操作就是。理念是一种抽象总结的概念,需要我们领悟之后,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设才能设计出可行方案,因此付出的时间精力要更多。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平常书都不看一本,就更不用说这更具难度的要求了。

最后,父母喜欢学习技巧而不是理念

就父母本身来说,父母也是更喜欢学习技巧而不是理念。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只有当遇到具体问题时,才会想寻求解决办法,这个办法也是针对这个具体问题的,父母没有动力为了一个小问题去学习一整套理论。

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中国父母VS美国父母的做法,你支持哪个?

以上这些原因,使得父母更多的是在技巧上下功夫,而不是在理念上下功夫。而这也导致了父母尽管看了很多文章、视频,但仍然教育不好孩子。

因为父母学的技巧跟自己的理念不匹配,那么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就会感到别扭,感到牛唇不对马嘴,而孩子也会感到别扭,那最终父母用了几次之后就不会再用了,还是习惯地采用适合自己理念的原有教育方法,那教育就又回到老路上了,这个就导致父母所学的又白费了。

其实教育理念并不复杂,严格来说,市面上的所有教育理念都可以归类到以下这两种:否定式教育理念和肯定式教养理念。

否定式教育VS肯定式教养

一直以来,古今中外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采用的“否定式教育”理念。

所谓的“否定式教育”理念就是父母不信任孩子,认为孩子是无知的,只会本能地追逐快乐逃避痛苦,如果不加管教的话,孩子就会无法无天,就会成为废物,所以父母时刻监督控制孩子,会更多的关注孩子缺点或问题,然后通过讲道理、批评指责等方式纠正孩子的缺点,从而让孩子变得优秀。

比如说,父母看到孩子赖床,父母就会指出孩子“懒”的问题,让孩子变勤快;父母看到孩子写作业磨叽,就会指出孩子磨叽问题,要求孩子积极;父母看到孩子脏,就会指出孩子的脏,要求孩子变干净……是不是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这就是遵循了“否定式教育”理念。

显然“否定式教育”理念是注定不会受孩子欢迎的,因为这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是控制孩子,是想让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改变。而这违反了人的本能,毕竟谁愿意被别人控制呢?因此孩子会抵抗父母的这种教育理念。那为了保证教育效果,父母就会采取强硬的教育方式,比如说批评打骂孩子,强制孩子听父母的。你看,是不是教育理念最终决定了我们所采用的教育技巧?

叛逆期的孩子打舌钉,中国父母VS美国父母的做法,你支持哪个?

与“否定式教育”理念相对应的就是“肯定式教养”理念。

“肯定式教养”理念是建立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的,认为孩子具备积极向上的本能,是可以自己发展成优秀的人才的。只不过受限于环境或个体的阻碍,他们的这种本能被压抑了,因此表现出各种问题。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消除这些制约因素,然后通过肯定和表扬,激发孩子的这种向上本能,孩子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了。

建立在“肯定式教养”理念下,父母会顺应孩子的本能,而不是跟孩子的本能做对抗,因此更受孩子欢迎,也更容易赢得孩子的配合。而且一旦激发孩子本能,孩子就会自动成长,根本就不需要父母每天的监督管教。从长远看,无疑是这样的教育更成功。

应该说,现在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的教育书籍,其实都是在遵循“肯定式教养”理念,包括《正面管教》、《爱与自由》等等,都是要求父母顺应孩子的本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只不过这些书籍都没有形成一套具体的理论和系统的操作方法,只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所以大家尽管看了很多学了很多,但因为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认知,也就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

这就好比你写文章,在不知道文章的具体区别之前,你可能偶尔也能写出一些不错的文章,但是如题如何做,有没有什么套路,你就搞不清了。但是如果你能分清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的区别,掌握了这些不同的概念,那你的写作水平就可以瞬间提升一大截。这就是有没有概念的区别。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加上我对教育研究总结,建立在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我创作了《肯定式教养》专栏,系统而详细地阐述了相关概念和操作方法,受限于篇幅,我已经分享在我同名公号和专栏下了,感兴趣的可以去学习下。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同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何同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何同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