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当十铜元值多少钱(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當十铜元挑版捡漏手册(广东篇上)

原创 泉全 俊林泉 今天

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風巻立つ音乐:増田俊郎 - 蟲師 続章 二 特典CD

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明日,立冬。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愿即将到来的冬日,顺心顺意。


當十铜元挑版捡漏手册,陆续推新,

喜得泉友们极大关注乐趣。

既解析版别,便于捡漏,

亦多叙些铜元背后的历史背景、人文往事,

雅俗共赏,甘美无比!


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最早获取广东铜元,亦是2006年那一批。整体感觉在清末铜元里,其存世量在湖北、江南、浙江之后,在北洋直隶、清江、河南之前,大体与江苏、福建相当。


广东當十铜元尤其是龙版,大都压力明显,钱文端正工整,纹饰深浅适中,若所遇巧克力包浆,更显清秀俊逸让人赏心悦目,极具观赏收藏价值。作为中国现代机制金属辅币的鼻祖,其在中国金融及货币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虽版式版别不多,但对后续各省所铸铜元的样式、版别、规格、形制有深远意义和影响。


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广东省造 光绪元宝 每百枚换一圆)


究其版式沿革,大致经历清末、民国两个时期,有光绪元宝、大清铜币、壹仙铜币、五羊铜币等四类版式。




第一类:1900至1905年铸造发行的“光绪元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广东钱局与广东善后局联名呈请巡抚德寿和两广总督李鸿章,请求允造铜元,以抵制外洋铜元,救济财政,李鸿章很快就批准了这个请求。按1906年考查铜币大臣陈璧叙述:“在省城大东门外黄华塘地方建造厂屋,……计厂房三十八间,办公及员司役住房库房等七十二间,熔银熔铜烘片烘饼等炉一百七十三口,烘模炉一座,水池一口,水柜一具,大小烟筒二十八座,引擎六副,大小锅炉十座,辗片机二十四架,舂饼机十四架,光边机十二架,印花机六十六架,电灯机二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每日可铸小银圆二十万枚,當十铜币一百万枚。”因广东毗邻港澳,商民向来习用香港铜仙,广东初发行的铜元仿造香港一仙币值的铜币,正面下缘书写“每百枚换一圆”,背面是“飞龙”图案,并在下缘书写“ONE CENT”(一分)。但这种铜元是以银圆为换算,当时百姓生活、民生用品等皆以“文”为计价单位,因此造成日常使用非常不便。鉴于“ONE CENT”铜元推行不顺,又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文铸造“每元当制钱十文”,推行“TEN CASH”(十文)铜元,基本去掉了香港铜元的影响痕迹,而且又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制钱制度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极大促进了广东铜元的销售与流通。




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第二类:1906至1909年铸造发行的中心“粤”字大清铜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以各省铜圆铸数大滥,有碍圜法,归并各省铜币局,将局改名为度支部造币粤厂,归部管辖,改督办为总办,复由部派会办一员,监督厂务。光绪三十三年,度支部又以各省铜圆铸数日多,民间减折行用,银价愈贵,以铜元计算之物价愈昂,奏请分饬各省暂行停铸数月,遂于四月十八日停铸铜元,至八月一日复行鼓铸。宣统元年(1909年),度支部饬停铸铜圆。宣统二年,粤厂改名为度支部广州造币厂,复行铸造铜圆。这一阶段铸造的铜元分别以干支纪年,有丙午、丁未、戊申、己酉中心“粤”大清铜币等四种。其中“丙午”和“丁未”纪年都为光绪年造。“戊申”和“己酉”纪年又分“光绪年造”和“宣统年造”两种。民国改元,所有前清龙纹铜圆旧模,一律销毁,清末广东铜元到此结束。据《广东造币分厂第一次报告书》报告,清末共计铸造當十铜圆12亿2763万枚。當十铜圆起初铸造精良,法定重量为库平二钱,成色铜九五、铅四、锡一,后重量与成色亦有下降。据上海化学研究所1923年1月分析:清末广东所铸當十铜圆的重量与成分,最重者为8.024克,最轻者为6.996克;20枚之平均重量为7.425克;最重铜圆含铜比例为95.7%;最重与最轻重量差为14.8%;最重与最轻成分差为21.1%。铜圆成色既减低,铸造利益自然增加,造币厂唯利是图,由增铸变为滥铸,致使劣质铜圆充斥市面,结果价格暴跌,物价飞涨,贻害商民。




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广东省造 光绪元宝 低宝错配 ONE CENT)


第三类:1912年至1918年铸造发行的广东“壹仙”铜元。辛亥革命后,民国军政府接收了前清的造币厂,更名为广东造币厂,开铸带有民国纪年的各式银、镍、铜币。其中铜币上列中华民国年号,下列广东省造字样,中间镌刻 “壹仙铜币”,于民国元年1月行用。次年爆发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广东都督陈炯明7月初上任即宣布独立,但因不受军民支持8月初被迫逃往香港。新都督龙济光8月11日率兵入广州,混战中粤厂遭乱兵抢夺损失银毫、银条等40万两,资本被劫掠一空后短暂停工,故未生产标示此年份的铜元。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北洋政府公布国币条例并裁撤各地造币厂,广东造币厂得以保留,继续铸造民国五年(1916年),广东造币厂除自铸铜元外还为广西搭铸铜元。民国七年(1918年),龚政出任厂长,他认为该厂停铸银元已久,专铸壹仙铜币亏损甚巨,遂决定将一仙铜币停铸。至此,壹仙铜元共有民国“元年、三年、四年、五年、七年”等五个版类。

当十铜元挑版捡漏广东篇

第四类:1936年铸行的广东五羊铜币。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次年由中央造币厂发行有古币图案的铜、镍辅币,流通全国。广东主政者陈济棠标新立异,擅自铸行一种新式“壹仙”铜币,正面穿上分列“中华民国廿五年”“广东省造”两行文字,书法纤细隽美;穿下为五只羊图凝视山峦,形态生动,坐卧起立,无一雷同,雕刻工细,惟妙惟肖。外以花藤围绕,围绕中央圆孔。另广州又称“穗”城,所以铜币背面右侧刻“壹仙”两字,左侧有稻穗一束。设计者采用五只羊图与稻穗作图案,间接代表广东政权,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独具匠心。因当时正值政府推行币制统一政策,朝野有识之士针对五羊币发出“谁是牧羊之人”的质询。当局为息事宁人,佯称五羊币背孔周围用了五个篆书“羊”字连结成回纹的形状,有“羊落虎口”不吉之嫌,不久即列令回收熔毁。










此文持续,敬请期待!

图片:泉全

版权:俊林泉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同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丁同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同东”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