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喜画多少钱一平尺(第977期)

《乡村精短文学》孙延宜(山东)专栏:


拔河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育活动,参加比赛的人劲往一处使,观看比赛的人心随绳而偏,“加油”声震天动地,现场一片火热的景象。通过拔河,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增强人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说来您也许会不相信,拔河这种体育活动竟源自我们的工匠祖师鲁班发明的一种兵器呢。

据《封氏闻见记》记载,“拔河”在古代被称为“牵钩”。最初,它是训练水兵的工具。《墨子·鲁问》中说:“公输子自鲁南游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之为兵。”也就是说,当年鲁班在楚国为官时,设计了一种用竹片制成的篾绳。这种篾绳是专门用来训练水兵的。将兵将分成两组,各执篾绳的一端,用力向两边拉。实战中,敌船撤退逃跑时,可以用篾绳钩住敌船,使他们不能逃脱;当敌船势强进攻时,可以利用篾绳阻止敌船靠近。篾绳,在作战中起到了推拉敌船的作用。因而,篾绳便有了“拖钩”“强钩”的称呼。

后来,这种训练水兵的方法流传到了民间,尤其在楚国旧地广为流传。拖钩敌船活动渐渐演变成两拨人相互“较劲”的集体活动——牵钩。据史料记载,唐朝初期,“牵钩”活动已经十分盛行。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热衷于这项活动。也是从唐朝开始,“牵钩”更名为了“拔河”。只是当时的拔河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人们在绳子中央插一面红旗,麻绳的两端,分设有数百条小绳子。参加拔河的人手里各执一端。拔河的时候,绳子两端形成两个扇面,旁边观看的人擂鼓助威,这样的拔河场面,要比现在壮观得多。

如今的拔河比赛相对来说形式比较简单一些。人数相等的两队队员,分别握住长绳两端,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拉绳,把绳子系着标志的一点拉过规定界线为胜。它更多的是体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得团结奋战精神。

第977期:拔河与鲁班篾绳兵器(外二篇)


《香远图》的魅力

在日本众议院的贵宾室中挂有一幅《香远图》红梅画,这幅画长4米、高2米,画上红梅怒放,犹如千年巨龙跃然腾起,气势磅礴,极为雄伟。这幅红梅巨作是北京“香雪斋”主人、人称“梅花王”的传奇画家王成喜特意创作,并无偿赠送给日本政府的。说起这幅画相赠的经过来,还曾轰动过一时呢。

1985年的一天,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秘书在一家书画馆里见到了王成喜的一幅梅花图,大为赞叹。他建议王成喜再画一幅,由日方买下来,悬挂在日本国会大厦。王成喜当即表示要无偿赠送。当画送到日本后,中曾根康弘首相看了,赞叹不已,说这是他近些年来看到的中国画中最喜欢的一幅,并说一定要将它悬挂在一个重要位置,悬挂时还要请画家本人来,举行一个隆重的悬挂仪式,这是日中友好的象征。但也有人表示反对,说日本国会是神圣的地方,有史以来未曾挂过外国人的画。于是双方争论不休,最后不得不交给众议院表决裁定。结果,表决通过,以决议的形式同意将王成喜的这幅红梅巨画悬挂在众议院贵宾室,而且是永久悬挂。

据当时的议长原健三郎估价,王成喜的这幅巨画,其价值在10亿日元以上。王成喜无偿赠送,是希望这幅画能成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见证。其眼光之远大、胸怀之宽广可见一斑。中曾根康弘说:“在经济上打动人是很容易的,不过经济有它的不稳定性。而在艺术上打动人,那是精神上的力量,是永恒的。”他还说,他很崇敬王先生所绘的梅花,它能显示一种人类的崇高品质。因此,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日本人能欣赏到这种精神力量。

有人说,香是梅花的魂,雪是梅花的魄。王成喜书房的“香雪斋”之名既富有诗意,也体现了画家的精神,更突出了画家“梅花王”的身份。值得一提的是,王成喜书房的这块“香雪斋”匾额,是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为之题写的呢。

蒋纬国也酷爱梅花,盛赞梅花精神。蒋纬国对王成喜的梅花画十二分地欣赏,说他的画法既继承了宋元以来画梅大师的技法,枝瘦、梢嫩、花奇,画得疏而清、繁而动、老而媚、清而健,又独辟蹊径,师法自然。其笔下的梅花或俏丽,或冷逸,或清幽,或苍劲,或高洁,或热烈,皆笔墨洒脱、气韵不凡、妙得天成,给人一种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感觉和美的享受。说称他为“梅花王”,当之无愧,名不虚传。1993年,蒋纬国特邀王成喜赴台湾举办梅花画展。画展开幕时,蒋纬国亲自为之剪彩,并四次前往展馆参观,欣赏他的作品。两人由此因梅而结缘。

第977期:拔河与鲁班篾绳兵器(外二篇)


读书有间

如今,老师和家长们都会劝学生、子女多读书,并且越多越好,但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却认为不是这样子的,书是应该读的,但并非越多越好。李敖甚至提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有间”。

所谓“有间”,就是能看出问题、看出名堂来,这个“间”在这里是间隙、缝隙的意思。能看出名堂的就是会读书,看不出名堂的就是不会读书,读得再多也是白搭。

关于读书的多与少问题,李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一次,李敖问他的儿子道:“你每天都在读书,读了那么多的书,为什么不写作,不研究学问呢?”他的儿子回答说:“我觉得我读的书还太少,我还要再读得多一点。”听了这话,他立马对儿子说:“我要是把天下的女人都看遍了再结婚的话,现在还没有你呢。”

李敖的这个话乍一听,让人转不过弯儿来,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假若一个人认为把所有该看的书都看遍了,然后再写作,再做学问,那就把什么都耽搁了。天下的书是看不完的,一个专业的书也是看不完的。这就好比找对象结婚一样,你不可能把天下的女人都看遍了,然后再挑一个最美的结婚。因为那样的话,不等你把天下的女人看完一遍,你就先老死了。读书的多和少,只是相对的,千万不要认为书读得越多越好,应该是会读书,有节制地读书。

李敖可谓是一个高产作家了,写了很多的书,他这是在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来说的啊!

读书是这样,那么上网是不是也应该如此呢?我的答案只有一个字:是!一个人整天价(上班期间,每天几个小时的业余时间;节假日休息期间,每天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坐在电脑桌前或手捧着手机,究竟看出什么名堂来了?做成了什么学问呢?有付出没有回报,那不是在虚度光阴吗?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缘何要干此傻事呢?

网络(电脑、手机等)的工具性功能我们无疑要利用,但除此之外,若让其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一无所获,那不就大错特错了吗?

第977期:拔河与鲁班篾绳兵器(外二篇)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夕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张夕明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张夕明”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