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能卖钱多少钱(堪比黄金)

小蟋蟀背后隐藏“大价值”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德高

立秋到,蛐蛐叫。我们常听到蟋蟀的叫声,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蟋蟀身价却比黄金都贵。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蟋蟀的高价吸引了我市近千名昼伏夜出的“蟋蟀捕手”,他们通过付出辛劳和汗水得到了不菲的回报。近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近这些“蟋蟀捕手”,聆听他们与蟋蟀之间的故事,探访小蟋蟀背后的“秘密”。

痴迷蟋蟀,老夫妻恨不得晚上搂着睡

9月5日上午,位于市八一西路的马永河家中,不时传来阵阵蟋蟀鸣叫声。

今年60岁的马永河坐在专门盛放蟋蟀的房间内,面带微笑闭目侧耳倾听。这间房内有500余只蟋蟀,它们的叫声在马永河的世界里就是一个个美妙的乐符。

“通过倾听蟋蟀的叫声,我就能判断蟋蟀的体格大小,品质如何?”马永河在菏泽玩蟋蟀的“圈内”被称为“老法师”,不光是他玩蟋蟀的资格老,有50多年,而且他对蟋蟀品相的研究判断也很准确到位。

“蟋蟀之所以被叫作‘百日虫’,是因为捉蟋蟀一个月,养蟋蟀一个月,斗蟋蟀一个月。”马永河说,当前白露节气已过,捉蟋蟀环节已经接近尾声,现在以养为主,不光要将蟋蟀养肥,还要培养它们的斗志。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马永河喜欢蟋蟀,自然也影响到了他的妻子梁兰英。马永河负责在外捉蟋蟀,梁兰英则在家里侍弄蟋蟀。

蟋蟀是三分捉,七分养。每天给蟋蟀喂食、洗澡就要耗费大部分时间,养蟋蟀比养孩子还要费精力。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子女不在身边,我们两个交流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蟋蟀。晚上听不到蟋蟀的叫声,根本没法入睡。捉住一条品质好的蟋蟀时,恨不得晚上搂着它睡觉。”马先河笑着说。

一对老夫妻为何如此痴迷于小小的蟋蟀?

“玩蟋蟀让自己感觉心态变年轻的同时,还能带来不菲的收入。”马永河一语道破“天机”,他今年与另外三个人合作不到一个月,小蟋蟀就带给他们6万余元的收益。

流汗受累,就为逮到一只好“虫”

在菏泽地区,晚上摸金蝉和捉蟋蟀是吸引大家积极性比较高的两种活动。

位于菏泽城区西北方向的牡丹区小留镇吴油坊村,每年进入8月份,不少村民吃过晚饭就骑着摩托车在玉米地周边转悠。听到有蟋蟀发出比较雄厚的叫声,他们会穿上破旧的衣服,拿出手电筒和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钻进玉米地里,仔细聆听蟋蟀发出声音的方位,然后靠近捕捉。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吴景民、吴建军、吴安民和吴宪西是吴油坊村最早玩蟋蟀的一批人,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也是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捕捉蟋蟀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壮大。

“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天,作为一名地道的农民,我们都不愿钻玉米地,可为了能捉住一只品相好的蟋蟀,我们每天都要在玉米地里穿梭。”吴宪西指着胳膊上被玉米叶划破的一道道伤痕说。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从踩点到捉蟋蟀,一般要忙到夜里12点左右。身上携带的空罐一个个装满蟋蟀,大家就盘腿坐在地头欣赏“战果”。

“脱掉身上全部湿透的衣服,大家围在一起,用手电筒照着罐子里的蟋蟀,评论成色、个头和体重。如果谁抓到了一只好的蟋蟀,那简直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无论心中有多少疲劳和烦躁,都瞬间消散。”吴景民笑着说。

蟋蟀究竟有什么魅力,让这么多人不辞劳苦捕捉?

“如果运气好,一只蟋蟀所带来的收益不亚于农民种20亩地玉米的收入。”吴景民掰着手指头给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今年,他们在一片玉米地里一晚上捉了90只蟋蟀,交易价接近4万元。

一只万元,蟋蟀卖出高价很正常

“菏泽的蟋蟀一只最高能卖多少钱?”这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

通过了解,今年马永河手中卖出的最贵蟋蟀价格是3000元,而吴景民出售最贵的一只蟋蟀为6000元。在菏泽城区,还有一只品相较好的蟋蟀,卖出了1.6万元的价格。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菏泽蟋蟀青、黄、紫品种很全,牙口有力,比斗效果不错,慢慢被蟋蟀爱好者认可。最近两年,每年都能出售一只价值过万的蟋蟀。”菏泽市蟋蟀文化委员会秘书长、资深虫友赵大雷说,多年玩蟋蟀的经历,让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他每年都会带着菏泽蟋蟀到浙江、上海、天津等省市交流、推广。每次比赛后,如果有朋友看中自己手中的蟋蟀,他也会免费赠送。

今年8月份,马永河在市八一西路设立了一个蟋蟀收售点,因为规模小,每天的交易额在2万元左右。而吴油坊蟋蟀交易市场,今年的交易额超过了40万元。据了解,随着大家对蟋蟀认识的加深,专业捉蟋蟀的人不断增多,当前我市各县区都有交易蟋蟀的平台,总体交易额接近千万元。

“只要手中有蟋蟀,就不怕卖不出去。”吴景民自信地说,前几年捉住一只好蟋蟀,要么卖不出去,卖出去也被人压价。现在好了,捉住蟋蟀,用手机拍张照,往微信圈里一传,买家就会争着出高价抢蟋蟀。

菏泽蟋蟀期待“大发展”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德高

品相不错,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有捉蟋蟀的,自然就少不了收蟋蟀的。

马永河家中的300只蟋蟀早在两天前就已经被天津的客户打包收购,9月6日发往天津。

“收购这些蟋蟀的钱,人家已经提前打了过来,每只最便宜的也在30元以上。”马永河说,今年他捉到了一只品相不错的蟋蟀,最后以3000元的价格卖掉了。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吴景民和其他几位捉蟋蟀的伙计成立了吴油坊蟋蟀协会,会员超过600人。而吴景民家门前的一片空地,就是全市最早的一个蟋蟀交易市场。 “蟋蟀交易市场成立两年来,一到8月,每天清早都有20多个摊位进行蟋蟀交易。来自北京、扬州、西安、上海、成都等地的客商早早就在蟋蟀交易市场等候。”吴景民说,这个交易市场每天的交易额都在2万元以上。9月5日,一位上海客商就带走了5000多元的蟋蟀,而济宁客商就住在牡丹区小留镇的旅馆内,每天都来市场上转一转。

提起菏泽蟋蟀,来自天津的一位李姓客商赞不绝口。他说,近年来,随着山东宁阳、宁津等地蟋蟀产业的发展,捕虫大军日益扩大,其资源也正逐渐减少。如何找到好的蟋蟀资源,成为困扰他的一个难题。“我有一个朋友老家是菏泽的,通过比斗,他带来的蟋蟀表现非常抢眼,我这才知道菏泽的蟋蟀品质还不错。之后,我每年8月份都会来菏泽逮蟋蟀。”李姓客商介绍。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这两年,菏泽的蟋蟀去外地参加一些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菏泽蟋蟀也逐渐被大家认识,慢慢闯出了一片“天地”。

吴景民给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讲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三年前,一位78岁的天津老人看上了吴景民手中的一只蟋蟀,他要价6000元,而老人给出了4800元。因为价格没谈拢,蟋蟀一直在吴景民手中。第二天早晨5点,吴景民就被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还是那位老人。老人第一句话就是“虫子没被其他人买走吧?”得知虫子还在后,他忙不迭地从兜里掏出了6000元直接交到吴景民手中。后来,吴景民从老人司机的口中得知,老人前一天没有拿到虫,晚饭没吃,觉也没睡好,第二天天不亮就跑过来了。

价值很高,小蟋蟀堪比“软黄金”

菏泽蟋蟀在交易市场分成四个等级,特级品相在6000元以上甚至超过万元,一等品相在3000元左右,二等品相在1500元左右,三等品相也在300元左右。

菏泽蟋蟀身上究竟有哪些亮点?

市蟋蟀文化委员会副会长王广军曾用“信”“勇”“忠”“知耻”“识时务”五德来评价蟋蟀。

蟋蟀在秋天到来的时候,能适时地鸣叫,说明蟋蟀的守信;蟋蟀遇敌必斗,这是它的一种勇;蟋蟀在斗场上,斗伤致死,是蟋蟀的忠;两只决斗的蟋蟀,斗前都会鸣叫示威,但斗败的一方不再鸣叫,说明它知耻辱;天冷时,寒冷归羽,是蟋蟀的识时务。

堪比黄金!一只蟋蟀卖出万元高价,菏泽蟋蟀“闯”出新市场

菏泽属于黄河冲击平原,农作物和矿物质比较丰富,为蟋蟀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造就了菏泽蟋蟀体质好、勇猛善斗的品性。

菏泽的土壤呈弱碱性,适宜蟋蟀生长,骨骼、牙齿比较坚硬,所以菏泽的蟋蟀以凶猛、善斗、骨硕、色纯、品全等著称,这也为我市养蟋斗蟋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菏泽作为我国著名的自然虫产地,本地的代表名品‘曹州黄’和‘曹州青’已被收编到国家蟋蟀名录之中。”王广军说。

据了解,菏泽常见的蟋蟀有三种,个体较大,头顶长有花纹,夏天常在路灯下蹦跳的不会咬斗;另一种头为三角形的也不咬斗;再一种就是大家喜欢玩的个头不太大、身长1公分半左右、呈黑褐色的蟋蟀。大家常说的斗蟋蟀是指雄性,雌性不咬斗。

“蟋蟀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软黄金’,它的价值已经远远高出了黄金。因此有不少村民趁着夜晚下地捉蟋蟀,每天的收入在300元以上没有问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仅靠逮蟋蟀获得的收入也在万元以上。”王广军说。

发展产业,菏泽还有一段路要走

“菏泽的蟋蟀就像一座富矿,等待有更多的人来开采。”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宋新明表示,蟋蟀每年出生一次,如果百姓不拿它换钱等于资源白白浪费。

中国蟋蟀文化南方以江、浙、苏、杭、沪为代表,北方以京、津、冀、鲁为代表。而真正的蟋蟀名产地,当属齐鲁北方大平原。山东蟋蟀之乡,首推德州宁津和泰安宁阳。

前几年,赵大雷在宁津和宁阳的蟋蟀交易市场考察时感到非常震撼,“大街小巷全是交易蟋蟀的摊位,吃住不说,当地的泥土和草都能拿过来卖钱”。

“菏泽应该有个正规的蟋蟀市场!大家都知道菏泽蟋蟀品种好,如果形成市场,有知名度了,来菏泽的人必然增多,这样就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会让农民增加收入。”天津客商张先生说。

菏泽能不能像宁阳和宁津那样,通过蟋蟀发展成一个新的产业?

据了解,近年来,宁津、宁阳已经逐渐显现出蟋蟀资源被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捕虫大军日益扩大,这些地方的虫资源也正逐渐减少,菏泽正好借势扩大自己的影响。

宋新明介绍,2010年我市成立蟋蟀文化委员会时,会员只有4人,如今接近500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蟋蟀,了解蟋蟀,蟋蟀文化委员会每年都会邀请外地的蟋蟀爱好者在菏泽进行斗蟋蟀比赛,并免费进行有关蟋蟀方面的培训。

“这两年捕捉蟋蟀的人明显增多,小规模的蟋蟀交易场所已经成立,蟋蟀用品也成为小的产业链,但与宁阳和宁津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宋新明说,菏泽有优质的蟋蟀资源作为支撑,宣传菏泽蟋蟀,让老百姓通过农闲时间逮蟋蟀得到实惠。相信菏泽的蟋蟀市场会越做越大。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龙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

丁龙一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丁龙一”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